錢被風颳跑以後的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4個生字,並能正確書寫本課5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語言環境中體會理解遲疑和肯定;沉重和輕鬆,從而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
3、透過自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本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作的思路,鼓勵學生自述。
4、透過理解過路行人搶被北風吹落的錢,並還給主人的故事,幫助學生養成真誠、友愛、互助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品讀第5、6自然段,引導學生從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去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從遲疑與肯定沉重與輕鬆中體會人間真情互助友愛的可貴和可敬。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搶字加與不加引號的不同意義。
四、教學過程
(一)質疑匯入
1、板書課題,齊讀。
2、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錢被風颳跑了以後,發生了什麼事。)
[目的:設定懸念,激發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1、指名接讀課文。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指名回答,老師指導學生學習練習用較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因本文是敘事的,故從引導學生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來敘述。
3、理清條理:錢為什麼被風颳跑――錢被風颳跑以後。
[目的: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並隨文認識本課的四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為下面理解課文打基礎。]
(三)學習課文
學習錢為什麼被風颳跑部分
自讀學習錢為什麼被風颳跑部分,指名回答用一句話概括說明。一月二十日,長春,颳著猛烈的北風,我騎車撞了一個低頭數錢的老大爺,讓錢被風颳跑,心情很慌忙。
[目的:瞭解事情的起因以及當時吹著猛烈的北風的情景,為後面理解人們的搶做鋪墊。]
學習錢被風颳跑了以後部分
1、學生帶著問題學習2~6段。出示學習要求:錢被風颳跑以後,人們有什麼不同的反應。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體會他們的心理活動。
①過路行人的動作、神態、語言?(不約而同地向錢飄走的方向跑去,有人還高喊著:錢跑了!快搶啊!從四面八方陸續朝老人走來,把搶來的錢一一交在他的手裡。)
②老大爺的動作、神態、語言?(焦急地拍著大腿說;風颳人還搶,這可怎麼得了!喜出望外,不住地向眾人點頭。)
③我的動作、神態、語言?(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變得輕鬆了。)
2、體會人物心情的變化,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自己邊讀邊想幾個搶字,加引號與不加的`含義有何異同。
(1)當時風大,必須動作要快,故用搶;
(2)這種行為的目的是為給老大爺追回錢。
4、品讀5、6自然段,透過體會遲疑與肯定,沉重與輕鬆的含義,感悟老大爺和我的心情變化。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悟。
[目的:讓學生帶著問題來探究課文,在讀讀寫寫,勾勾畫畫中充分地與文字對話,抓住表現人物語氣、神態、動作的詞來進一步理解課文,從人物前後態度的變化中再次質疑。為什麼老大爺從遲疑變為肯定我的心情由沉重變為輕鬆。課文的背景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因此創設情景,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是理解課文的重點。在此引導孩子運用多種讀書方法朗讀課文,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當時的情景。]
6、學生按事情發展順序講述在風中發生的事。
[目的:複述課文是四年級學習的重點,但完整的複述故事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因此在指導學生複述時,讓學生抓住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來進行有條理的複述。學生在複述課文中不僅積極地變書面語言為自己的語言,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師在指導中,還可以滲透如何將一件事寫清楚的習作指導]
7、結合課後習題,感悟文章內容。
課文敘述了二十多年前一件真實的事,談談你讀後的想法。
[目的:古人說言已盡,而意無窮。透過學習課文,學生正是心潮澎湃之際,一定有許多話要說,讓學生暢所欲言,給學生表達機會,加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進一步昇華了本課的主題。讓學生透過討論知道無論在任何時代,人與人之間真誠互愛的美好品德都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