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湘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跳礅上的歌》教學設計

語文二年級下冊《跳礅上的歌》教學設計

湘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跳礅上的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6個生字,會寫8,會認8個生字。

  2.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麼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互相幫助,關愛他人的品質。

  4.激發興趣,匯入情境,從“快樂”引申幫助理解課文,透過分析、比較進行思想教育。

  5.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互相幫助、關愛他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背誦課文,領悟“跳礅上的歌”的含義。

  2.體會最後一句的含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掛圖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準生字,記住字形。

  2.初步熟悉課文內容。

  一、揭示課題,啟發談話

  有一群農村小朋友,他們每天上學、放學都要經過一條小河。小河上沒有橋,要過這條小河只得踏著河裡的條石排成的跳礅兒。晴天過河還好說,陰雨天過河麻煩就大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跳礅上的歌》,看看這些農村小朋友是怎麼過河的。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留意課文中的生字。

  2.老師範讀課文,請學生們將生字標上記號,標出自然段序號。

  3.用自已的話說說讀完課文後懂得了什麼。

  三、讀準字詞,記憶字形

  1.自由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讀錯,該怎麼分辨?

  2.“朝”是一個多音字,在這裡應該讀“zhāo”不讀“cháo”。“漲”也是一個多音字,在這裡讀“zhǎng”。“映”和“更”不要誤讀為前鼻韻母“yìn”和“gèn”。“深”是前鼻韻母,不要弄錯讀成了“shēng”。

  3.我們一起把這些易讀錯的字音讀一讀。

  4.識記字形,交流各自記住字形的方法。左右結構:朝、映、踏、深、渡、船。左中右結構:漲。獨體字:更。

  四、認讀生字,鞏固識字

  1.出示卡片。

  dūn jiàn cóng hún zhuó xuán wō

  礅鍵淙渾濁旋渦

  2.用上面的拼音辨析它們的讀音。

  3.小組讀、男女生競賽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五、自由讀課文,熟悉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跳礅上的歌”是什麼意思。

  2.培養學生互相幫助,關愛他人的品質。

  一、檢查生字,複習鞏固

  1.指名學生上黑板聽寫生字,其他同學在下面寫。

  2.請學生分別說出“朝”“深”的'不同讀音。

  3.學生互助糾錯,老師重點指導易錯字。

  二、匯入新課,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揭題匯入:“跳礅”是什麼?

  3.根據課文內容想象:

  過跳礅的時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師)會有什麼表現?他們會說些什麼?趟過小溪後,我們是什麼心情?會怎樣表示感謝……

  4.自學最後兩個自然段,再與第2自然段比較,說說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體會:雖然時間、天氣不同,過跳礅的方式不同,但師生之間團結互助的情誼始終不變。

  5.讀第4自然段中“唱著一支讚美的歌”,體會蘊含的感情。

  三、朗讀指導

  1.讓學生反覆讀,自讀自悟。

  2.老師導讀,重點答疑。

  3.小組競讀,整體提高。課文第2至4自然段在情感上步步推進,朗讀時要讀出謳歌、讚美之情。

  四、課堂小結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

  過跳礅的時候,大哥哥、大姐姐(或老師)會有什麼表現?他們會說些什麼?趟過小溪後我們是什麼樣的心情?會怎樣表示感謝……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鞏固和運用詞語。

  2.字、詞、句子的訓練。

  一、識字加油站。

  例:雲+ 力=( ) ( ) 日+( )=( ) ( ) 糹+ ( )=( ) ( )

  阝+( )=( ) ( ) 亻+( )=( )( ) 礻+ ( )=( ) ( )

  二、選字填空。

  深升

  1.太陽慢慢( )起來了。

  2.小河的水真( )啊!

  在再

  1.你現( )還好嗎?

  2.( )見了,朋友們。

  三、給多音字注音並組詞。

  朝{ 漲{

  四、照樣子填空。

  例:一( )小溪一( )跳礅一( )黑色的琴鍵

  一( )渡船一( )讚美的歌一( )有趣的故事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