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真情體驗》教學設計
【訓練要求】
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寫完以後,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根據以上要求,我以“真情體驗”為突破口,安排設計了《父母之愛真情體驗》這堂作文課,試圖引導學生感受人世間最偉大的父母之愛,並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抒寫出來。
本著這樣的思想,我將教學目標定位為:
1、感受偉大的父母之愛,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例。
2、將學生引入到自然而然的寬鬆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情感傾訴與交流,,理解父母之愛。把情感之事的經過說清楚,並真情實感地抒寫出來。
正因如此,我作文設計上採用啟發式、情境式等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聽、讀、看、思、說、寫的結合參與,欣賞、感悟、探究、實踐中完成作文教學任務。
一、渲染氛圍,課前體驗
臨近上課之前播放《天下父母心》的歌曲,將學生帶入“愛”的氛圍。
二、創設情境,引發體驗
1、老師取出一個蘋果,問:同學們,這蘋果怎麼樣?學生說一說,比一比誰說得好,說得具體。(對蘋果描寫)
2、老師:板書:——說:“這蘋果很新鮮,你就多吃點吧。”
師問:這句話是誰說的?(生:媽媽。)
師:也可以是——。(生:爸爸)
師問:這句話怎麼讀?(生試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3、創設情境:我們用分角色的方法來讀讀這句話,好嗎?你想當爸爸、媽媽?還是孩子呢?
老師、學生表演“一分鐘小品”。情節如下:
(生1:當兒子;生2:當媽媽;老師:當爸爸。)
師(爸爸):(對著兒子說)“這蘋果很新鮮,你就多吃點吧。”
生1說:“不,我經常吃。媽媽,還是您吃吧。
生2(媽媽):媽媽不吃,你正長高,長大,需要營養。
生1:媽媽不吃,爸爸,您吃……
師(爸爸):“這蘋果很新鮮,你正長高,長大,更需要營養。你就多吃點吧。”
4、師(小結)問:同學們,剛才的表演的“一分鐘小品”,表達一件什麼事呢?
(學生說說)對,表達“父母對我的愛”的事。它透過什麼來寫?(學生說說)
老師肯定之時,隨機板書:事例——(對話)
三、明確要求,鎖定體驗
1、明確寫作:
師:對了,我們今天來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事。這作文題就在語文園地五P、86頁,開啟課文,請先讀題,這次習作提出了什麼要求?
(課件出示習作要求)習作: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別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寫完之後,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2、分析寫作要求:
師問:你們讀了題目以後,知道了什麼?(學生回答:①寫父母對自己愛的事。②也可以寫寫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③表達真情實感。④寫完後,讀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
1、寫一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