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輔導班教學計劃範文

輔導班教學計劃

輔導班教學計劃範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感受,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那麼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輔導班教學計劃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輔導班教學計劃1

  一、教材分析

  (一)數與代數

  1、第二單元“有理數及其運算”

  有理數的概念及其加減乘除,乘冪運算,以及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有理數運算。

  2、第三單元“字母數字”

  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數,實現從數字到公式的飛躍。然後介紹了代數,代數的值及其相關概念,多項式的升降冪排列。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引入了相似項的概念、相似項的合併規則、去括號加括號規則。

  (二)空間與圖形

  1、單元1“豐富的圖形世界”

  透過生活中熟悉的圖形進行研究,包括圖形的形狀、構圖、屬性、展開和摺疊、圖形的橫截面、圖形的方向檢視等。

  2、第四單元“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係”

  識別線段、光線、直線、角度、平行、垂直等相關概念,利用尺子、三角形、量角器、圓規等幾何工具,從事摺紙、建模、畫角度、線段、平行線、垂直線、製作拼圖、設計圖案等活動。

  (3)統計與機率

  1、第五單元“一維線性方程”

  本文主要介紹方程和一維線性方程的相關概念,求解方程並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2、第六單元“生活中的資料”

  透過對報紙上資料的分析,學生可以瞭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並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統計圖來描述資料。

  3、第七單元“可能性”

  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學習事件的發生有必然性、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可能性有大有小。

  二、學術狀況分析

  這個班有一個學生,是女生。從性格上看,學生性格內向、靦腆;從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基本可以努力學習,但缺乏接受新知識的能力,數學基礎較差。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需要提高。

  三、教學措施

  (一)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拓展教材內容,認真聽課,批改作業,認真指導,認真做試卷,讓學生學會認真。

  (二)激發學生興趣,向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味題,給出相應的數學思維題,激發學生興趣。

  (三)數學建模,課件演示。讓學生樂在其中,樂在其中。

  (四)開展教學實驗,

  獲得成功感,使優生更優,差生逐漸趕上。

  四、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豐富的圖形世界在兩個半期複習中穿插複習

  第二單元有理數及其運算2課時(10月16日、10月23日))

  第三單元字母表示數1課時(10月30日)

  半期整理與複習1課時(11月6日)

  第四單元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係1課時(11月13日)

  第五單元一元一次方程1課時(11月20日)

  第六單元生活中的資料1課時(11月27日)

  半期整理與複習1課時(12月4日、12月11日)

  第七單元可能性1課時(12月25日)

  期末總複習2課時(1月8日、1月15日)

  輔導班教學計劃2

  科學趣味計劃的制定根據新課改的宗旨、理念、目標等,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一、教學目標:

  (一)科學探究: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透過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包括進行交流,參與評議及提出質疑等)。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展周圍世界奧秘的慾望。

  2、珍愛並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在科學學習中能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

  4、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三)科學知識:

  1、透過對物質世界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對物體的運動、力和簡單機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具有感性認識。

  2、透過對生命科學有關知識的學習,瞭解生命世界的輪廓,形成對一些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認識。

  3、瞭解地球、太陽系的概況及運動變化的一般規律。

  二、教學方式:

  透過觀察、試驗、製作定活動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三、展示方式:

  作品展、圖片展、製作成科學節目等形式。

  四、教學過程:

  (一)材料:瞭解物質的常見性質、用途和變化,進行簡單的小製作。

  1、第一週:紙和塑膠的學習,進行簡單的廢物再利用的`小製作。

  2、第二週:玻璃和木頭的學習,進行簡單的廢物再利用的小製作。

  3、第三週:利用各種材料製作建築模型等。

  (二)浮力。

  1、第四周:浮力的認識,製作小船的科學探究活動。(帆船、動力小船等)。

  2、第五週:重力的認識,製作降落傘等科學探究活動。

  3、第六週:彈力的認識,製作拉力器、彈簧稱、弓箭等科學探究活動。

  4、第七週:反衝力的認識,製作各種小車的科學探究活動。

  5、第八週:綜合以上活動進行交流等活動。

  (三)時間。

  1、第九周:認識時間、感受時間,製作水鍾、沙鐘的科學探究活動。

  2、第十週:進一步認識時間、感受時間,製作擺鐘、蠟燭鐘的科學探究活動。

  3、第十一週:複習光與影子的相關知識,製作影子中等科學探究活動。

  4、第十二週:綜合以上活動進行交流、總結、展示等活動。

  (四)動植物與環境。

  1、第十三週:認識常見的動物,觀察並製作小動物的棲息等探究活動。

  2、第十四周:認識常見的植物,製作各種標本、葉畫等科學活動。

  3、第十五週:學習並會用顯微鏡觀察的科學活動。

  4、第十六週:交流、總結後,製作生態瓶的科學探究活動。

  五、備註:

  1、有部分活動計劃的時間是一週,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延續至兩週。

  2、動植物的觀察活動是一個長期的活動,應此會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的插在每月的活動中。

  輔導班教學計劃3

  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和思想道德素質,結合我校實際,利用每天下午的趣味輔導時間,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青少年科技活動,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方式方法、形式與內容。讓學生走進科學。給學生一個開放的學習、體驗科學的空間,使學生呼吸到科學就在身邊的氣息。活動以室內實驗、戶外觀察、家庭材料展示、知識交流的形式展開。

  一、本學期實驗二室的計劃主要分三部分:

  1、可操性實驗的培訓。提供實驗室器材,學生獨立完成由簡到繁的實驗操作,在實踐中感受應用科學。

  2、科學知識普及。由學生提出感興趣的領域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學習、探討有關科學常識、科學方法、戶外探險生存知識的學習。

  3、戶外科學觀察實驗。接近自然,發現自然,關注生存狀況,透過週期較長的觀察,把科學滲透到生活中,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態度和方法的養成,鍛鍊毅力。四、主題科普知識培訓。

  二、科學趣味輔導二室活動具體安排。

  (一)第一週。

  1、實驗器材的認識(實驗室及儀器室)。

  2、生活自救知識。

  (二)第二週。

  1、玻璃實驗器材的使用知識及操作(試管、酒精燈、燒杯及鐵架臺組合使用方法)。

  2、實驗自救知識。

  (三)第三週。

  1、水的沸騰實驗(獨立選材、組裝、實驗)。

  2、戶外探險自救知識(野外)。

  (四)第四周。

  1、製取二氧化碳並研究性質(認識集氣瓶、試管夾)。

  2、戶外探險自救知識(城市旅遊)。

  (五)第五週。

  1、空氣佔據空間實驗(認識水槽)。

  2、戶外探險自救知識(識別危險動植物)。

  (六)第六週。

  1、顯微鏡的認識和使用——觀察微觀世界和物質構成。

  2、地震自救。

  (七)第七週。

  1、給汙染水質過濾的實驗(組裝鐵架臺、錐形漏斗、攪棒、燒杯)。

  2、火災自救。

  (八)第八週。

  1、熱空氣實驗(自制熱汽球、孔明燈)。

  2、環保篇(廢舊材料再利用)。

  (九)第九周。

  1、葉綠素的提取。

  2、植物篇:認識植物基本構造。

  (十)第十週。

  1、製氧實驗(學習實驗組裝)。

  2、自然篇。

  (十一)第十一週。

  1、製氧實驗(獨立操作)。

  2、機械與工具篇。

  (十二)第十二週。

  1、標本的認識(昆蟲、礦物、動物、蠟制、泡製等)。

  2、能源篇。

  (十三)第十三週。

  1、自制簡單的標本(植物、昆蟲等)。

  2、動物篇(動物與環境)。

  (十四)第十四周。

  1、植物篇(認識校園植物)。

  2、葉畫標本。

  (十五)第十五週。

  1、氣象單元(空氣)。

  2、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十六)第十六週。

  宇宙知識。

  (十七)第十七週。

  地球知識(地球儀)。

  三、期末興趣組成績展示方法:

  1、在科學樓層展出活動照片。

  2、週三由選出的代表在科學節目中展示實驗操作。

  3、在展板上展出實驗作品(如:葉畫、標本、熱汽球等。)

  在校園進行戶外調查活動。

  輔導班教學計劃4

  一、活動目的:

  1、透過主辦趣味針織,能使學生的動手能力上進一步提高,使每一個參與者的小手變的更加靈巧,同時在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本組同學除了掌握最基本的針織方法外,使他們還能在作品上有所創新。例如:剪貼、刺鏽各種圖樣等等的基本技巧有關的內容的發展提高學生的技巧。

  二、活動重點:

  使學生掌握針織,刺繡的技能技巧。

  三、活動安排:

  1、第一週:

  (1)講要求:需要準備的工具。

  (2)基本針織方法。

  2、第二週:學打物品:月票夾,掛包,手機包。

  3、第三週:逢制物品:逢紗包、逢毽子等。

  4、第四周:掌握刺繡基本功。

  5、第五週:刺繡風景圖。

  6、第六週:刺繡小動物。

  7、第七週:學會貼上基本方法:大米、綠豆、等貼上的技能。

  8、第八週:用豆類貼上動物。

  9、第九周:剪紙花。

  10、第十週:教鉤針的用法和簡單的技巧。

  11、第十一週:用鉤針鉤筆套、飯卡套、錢包套、襪套等。

  12、第十二週:在紗網上縫製作品:小房子、風景、動物等。

  13、第十三週:用毛線粘、布粘、紙粘作品。

  14、第十四周:摺疊“烏蓬船”“風車”等。

  15、第十五週:編織裝飾物品。

  16、第十六週:縫製動物玩具。

  17、第十七週:用毛線刺繡工藝品。

  18、第十八週: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時間:

  將在“六一”展出。

  五、作品展示內容:

  1、針織作品:鞋子、襪子等。

  2、刺秀作品:簡單的工藝品。

  3、縫製作品:洋娃娃的各種服裝。

  4、剪貼作品:動物、植物、人物等貼畫。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