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兩隻鳥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兩隻鳥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兩隻鳥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隻鳥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隻鳥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準“蛋、取”等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喜歡朗讀詩歌。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護鳥類的情感和意識。

  3、操作目標:

  做到輕輕地、小心地拿、放鳥蛋,並在手捧鳥蛋時有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珍愛動物的生命,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變化的過程。

  【課前準備】

  重點生字、詞語的卡片、每個小組一隻鳥窩(紙盒)和一些鳥蛋(鵪鶉蛋),多媒體課件。

  【主要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同學們,請你往課桌上看看,你看到了什麼呢?

  (生興奮回答──兩隻鳥蛋)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詩,題目就是:

  兩隻鳥蛋。

  3、你們看,這就是兩隻鳥蛋。(點滑鼠)這兩隻小小的鳥蛋, 現在是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裡,其實它們還經歷了一次小小的旅行呢!你們想知道嗎?

  4、好,下面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藉助拼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

  老師巡視、相機指導、鼓勵學習方法好的學生。

  3、朗讀反饋:

  ⑴ 認讀詞語:

  ① 老師要考考你們了,課文中的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點滑鼠)

  ② 學生自讀生詞。

  ③ 反饋、及時正音,練讀:

  多種形式:

  個別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範讀。

  ⑵ 認讀生字:

  ① 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② 多種形式,反覆練讀。

  ③ 重點生字,指導識記:

  後鼻音特別多:

  捧 定 涼 輕 仿 向。

  ⑶ 分段朗讀:

  ① 指名朗讀。

  ② 及時評價。

  ③ 全班練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自讀要求:

  再好好地讀一讀課文,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邊讀邊想:

  這兩隻鳥蛋遇到的這次驚險的經歷是怎樣的呢?

  2、交流反饋,隨機板書。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老師引導:這兩隻鳥蛋原來好好地呆在鳥窩裡,後來呢,最後又回了哪裡?)

  板書:

  鳥窩──小男孩的手上──鳥窩

  四、情境體驗,感情朗讀

  〖學習第一節

  1、兩隻鳥蛋是怎麼從鳥窩裡來到了小男孩的手上的?

  請你讀一讀第一節。

  2、自讀課文。

  3、現在我們每人的桌子上也有兩隻鳥蛋,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

  (師有意觀察特別會玩的學生)

  4、反饋交流:

  說一說,你覺得鳥蛋怎麼樣?有什麼感覺?

  (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我覺得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我發現鳥蛋表面有花紋,摸上去滑滑的。)

  5、請大家輕輕地把鳥蛋放回窩裡,想想文中的小男孩是什麼樣的感受?課文是怎麼寫的?

  (出示: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6、這句話該怎麼讀呢?老師剛才看到很多同學都玩得很開心,很高興,現在請你高興地讀一讀,讀出鳥蛋可愛和好玩的語氣來。

  7、自由練讀。

  8、指名朗讀,及時評價,全班練讀。

  9、看圖嘗試有感情地背誦第一段。

  〖學習第二節

  1、小男孩在玩鳥蛋的時候,誰來了?媽媽是怎麼說的呢?

  請你讀一讀第二節。

  2、指名朗讀。

  (出示詞語:焦急不安)

  3、“焦急不安”是什麼意思?

  (很著急很著急)

  鳥媽媽為什麼會焦急不安呢?

  (因為兩隻鳥蛋不見了)

  是的,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

  (出示句子: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

  深情的獨白:

  你們看:

  點選滑鼠──放映圖片

  鳥媽媽生下來的小鳥蛋正在窩裡靜靜地躺著呢!

  小小的鳥蛋在鳥媽媽的精心呵護下,一個個破殼而出啦!

  聽!多麼清脆悅耳的叫聲呀!

  看,小鳥終於長大了,它們在藍天上自由飛翔,多麼富有生機的生命啊!哦,原來兩隻小小的鳥蛋,就是兩個可愛的生命!

  4、所以當鳥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心裡真是怎麼樣?

  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怎麼會不著急呢?

  (點選變紅:一定焦急不安)

  如果有一天,當你們的媽媽回到家裡,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你,你媽媽的心情會怎麼樣?

  (焦急不安!)

  5、那麼媽媽當時說的話應該怎麼讀呢?是讀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自己讀一讀。

  6、指名朗讀,引導評價:

  (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要善於及時發現並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你為什麼讀的時候皺起眉頭呢?如果你再讀得快一些就更好了。你能像老師這樣讀讀看嗎?)

  7、你們都讀得很精彩,下面我們全班一起有感情地讀一遍,如果你能試著背下來就更棒啦!

  〖學習第三節

  1、小男孩知道了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後,他是怎麼做的呢?

  (送還鳥蛋)

  2、請你讀一讀課文第三節,如果你能邊讀邊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3、誰願意學著文中小男孩的樣子來把鳥蛋送還?

  4、指名送鳥蛋,要求:

  其他同學認真、仔細地看,他是怎麼送還的?

  5、老師配音,學生表演。

  6、引導學生自主評價:

  他這樣做對嗎?應該怎麼做?為什麼?

  (為什麼要“小心地”捧著?為什麼他走得那麼快?為什麼是“輕輕地”送還?

  7、多種形式練讀:

  可以邊讀邊表演。

  8、請大家也學著小男孩的樣子,把鳥蛋送還到它的窩裡。讓它回到她媽媽的身邊吧。

  (紛紛放進老師準備的大鳥窩裡)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交流:

  你喜歡這個小男孩嗎?

  (生:因為這個小男孩子心地善良,愛護小動物,知錯能改,珍愛生命!)

  3、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善良的小男孩鼓掌!

  4、(點選課件出示)結束語:

  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兩個可愛的生命,我們要愛護每一隻小鳥,珍愛每一個可貴的生命。

  5、齊讀。

  六、書寫指導

  1、書寫:

  連 遠

  2、觀察:

  這兩個有什麼共同點?

  3、書寫順序是先裡面,後外面。

  4、範寫。

  5、觀察遠字,自主學習。

  【板書】

  一定焦急不安

  鳥窩 小男孩的手上 鳥窩

  小小的 小心地

  涼涼的 連忙

  真好玩 輕輕地

  顆顆“珍珠”亮閃閃 只有“情深”才成鏈

  ───《兩隻鳥蛋》的教學反思

  【前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能力的本質也就是“語言”(工具性)和“精神”(人文性)同構共生的能力;語文課,應為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而教。這是一個嶄新而有價值的理念,是新課程對語文學科發展性目標的最好概括。

  【設計思路】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故事。這首詩不僅語言十分生動、準確,而且內涵相當豐富。我們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也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一篇融語言和精神為一體的好教材。那如何能讓學生的“語言和“精神”得到和諧的統一呢?這正是本課教學的研究“主題”。

  構建以生為本,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並積累文中的好詞語。

  2、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和感悟“孩子”的內心情感,並能有感情地朗讀。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初步具有愛護小鳥、珍愛生命的意識。

  採用靈活有效,多途徑的教學策略:

  1、努力構建生活的課堂,從生活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順利走進“文字”。透過“鳥蛋和鳥窩”的實物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拉近“文字”與學生的距離,使之對“文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助於對文中“小男孩”的情感有更為真實的理解和體驗。

  2、以“小男孩的情感變化”為線索貫穿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使之與文字進行深入地交流對話,從而形成獨特的、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3、“牢牢”抓住“讀”這個根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反思及策略】

  回首本課的教學:總體設計是合理的、也不乏新意。課堂中學生參與主動、注重感悟積累、目標基本達成。但總覺得學生朗讀的“火候還是不夠”,與“理想中的美”還有些距離。細細“品味”那就是“情感之線”體現得還不夠“明”,“情感體驗”亦不夠“濃”。以至於學生對“人物之情”感受還不夠“深”,進而導致“讀書之味”亦不夠“真”。

  那如何有效利用“情感”線,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朗讀水平?

  1、以“情感主線”來“導情”:

  因此,在“通讀課文,理清文脈”這個環節上的設計思路上做了如下調整:原先教師是從文字的一條“主線”(以鳥蛋的地點變化)引導學生總體感知課文的,應改為一開始就緊緊抓住文字的一條情感“主線”(以小男孩的實際行為)來引導。這樣使學生對“小男孩”這個主要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文字”,研讀小男孩行為變化的原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

  2、以師之“激情”喚“深情”:

  第一節詩歌講述了小男孩從鳥窩裡取下了兩隻鳥蛋。原先的教學步驟是:自讀──玩鳥蛋──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首先透過創設讓孩子“玩鳥蛋”的情境拉進了“文字”與學生的距離,使之自然地走進了“文字”。課堂上氣氛非常熱烈。大家都積極參與,興奮地玩著、說著、笑著。接著又透過創設“說說感受”的“語言平臺”,鼓勵孩子把自己真實的理解和獨特的體驗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後自然地由自己的感受聯想到文中小男孩的感受,從而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環節設計是合理的。之所以朗讀效果不夠明顯,主要是教師的`“情感”沒有全身心投入,沒能很好地把握住學生情感的“脈搏”,過渡語太過“平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這樣引導的:

  ⑴ 下面我們也像小男孩一樣來玩一玩鳥蛋。

  ⑵ 你覺得鳥蛋好玩嗎?說說你的感受。

  ⑶ 這麼好玩,那這句話該怎麼讀呢?

  其實,教師始終是與學生平等對話中的“首席”,其飽滿的激情、豐富的語言、準確的語感對學生就是一種語言的感染,一種情感的薰陶。因此在多翻推敲後,改為讀完文中的“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的句子後,教師這樣引導:

  ⑴ 真的很好玩嗎?你們想不想來玩一玩?那就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輕輕地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⑵ 小朋友,你們開心嗎?你喜歡這兩隻鳥蛋嗎?說說你剛才是怎麼玩的?有什麼感受?

  ⑶ 小男孩當時就跟我們現在一樣,覺得這兩隻鳥蛋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歡。那你能把他非常喜愛鳥蛋的樣子給讀出來嗎?自己試試看!相信透過“教師”生情並茂的語言渲染和恰當的肢體語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語感,啟迪學生心靈,從而有效促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找準“文眼”,深入挖掘,誘“真情”:

  第二節是該“文字”的精華所在,主要引導學生理解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的心情和體會出小男孩意識到自己行為自私的情感。教學中主要是如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小男孩內心情感(喜愛──焦急不安──珍愛)的變化。這既是本課教學重點更是難點。

  原先的教學中主要是圍繞“焦急不安”這個關鍵詞語來展開的。如:什麼是“焦急不安”?為什麼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如果你的媽媽找不到你,心裡會怎麼樣?那麼媽媽當時說的話應該怎麼讀呢?是讀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為了突破這一段的教學難點,雖然我花費了許多精力,還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語文功底,但是教學效果就是不夠明顯,特別是朗讀效果很不理想。我發現學生的理解僅僅還是停留在“讀輕些”“著急的語氣”語言文字表面,而對文中的“鳥媽媽”、“媽媽”“小男孩”這幾個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缺乏深切地體會。

  沒有“真性情”怎麼能讀出“真感情”呢?於是,我再一次研讀“文字”。這次,我驚喜的發現,原來“文字”中“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這句話才是真正的“文眼”,才能體現語言和精神的“和諧統一”。於是,對於原先這個教學環節我必須要“大刀闊斧”、“立志改革”。我要緊緊抓住“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好好地“作番文章”。

  ⑴ 直奔中心:

  先充分肯定媽媽說的話是對的: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這樣一開始就培養起“愛鳥” 的正確情感。

  ⑵ 多媒體課件演示,同時配上教師聲情並茂的語言:

  讓學生透過觀看鳥蛋孵化成小鳥的過程,進而激發一種“愛鳥、愛媽媽”的美好情感。

  ⑶ 鼓勵孩子大膽想象,進一步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導語: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鳥媽媽回來了,見不到自己的孩子,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想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充分調動原有的生活積累、語言儲備、大膽展示自己對客觀世界獨特認識、獨特感受的過程。這樣產生的體驗和感受原比原先單一的問題設計來得更多、更強烈。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充分想象、交流的“自由時空”。在交流中要善於巧妙捕捉有效資訊;順從學生各自的個性;引導想象、體驗獨特;引導表述、表現獨特。使之有效地變成學生言語活動和精神生活的紐帶。

  ⑷ 角色轉換、回到文字:

  導語:媽媽正是想到了這一些,所以她看到小男孩居然在玩鳥蛋,心裡是怎樣的?(很著急的)是的,她是很著急的,她是在替誰著急呀?(鳥媽媽、小男孩、鳥蛋──)是啊,媽媽是替鳥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著急,是替這兩隻可愛的鳥蛋的生命受到威脅而著急,更是為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愛護小鳥而著急呀!

  ⑸ 朗讀指導:

  那媽媽這麼著急的語氣該怎麼讀呢?自己試試看!相信學生有了前面的“情感醞釀”,此時的朗讀定會是“水到渠成” 的。

  4、以“活動”為載體,自悟自演,現“真心”:

  第三節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的是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評價。透過創設“送鳥蛋”的情境,感受小男孩珍愛鳥蛋的情感。從教學效果看,原先的設計基本合理。學生的朗讀效果比較明顯,能夠從小男孩知錯改正、珍愛小鳥的良好行為,感受到我們要有愛護小鳥、珍愛生命的意識。美中不足之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評價時方法還不夠嫻熟。還要努力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5、以“自然”結尾去“矯情”:

  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這堂課經過師生對文字中“語言和”“精神”的深挖細掘,使人已經感受這個課堂是個語言學習的課堂,更是個豐富精神的殿堂。情感道德教育已如和風細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最後的“出示結束語並齊讀”這一環節就顯得“畫蛇添足”了,必須要堅決刪掉。

  【總論】

  “語言”和“精神”的同構共生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語文教學必須樹立動態生成觀。如果把教學中每一個“語言亮點”都比作“珍珠”的話,倘若中間沒有“情感”這條“精神主線”亦或“情感體驗”不深,那麼即使每一顆“珍珠”都是亮閃閃的,也終歸難以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鍊”。但願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不但有慧眼採頡“珍珠”的本領,更要練就一身“連珠成線”的絕技,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猶如一條美麗的“項鍊”,熠熠生輝!

  新教案

  【教學目標】

  1、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透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和感悟“小男孩的情感”,並能有感情地朗讀。

  3、使學生懂得鳥類是我們的朋友,要愛護動物、關愛生命。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珍愛動物的生命,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變化的過程。

  【課前準備】

  重點生字、詞語的卡片、每個小組一隻鳥窩(紙盒)和一些鳥蛋(鵪鶉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看,桌上放的是什麼?

  (兩隻鳥蛋)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詩,題目就是:

  出示──兩隻鳥蛋。

  3、齊讀課題:

  識記“蛋”字。

  4、(出示圖片)看,這就是兩隻鳥蛋,別看它們現在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裡,其實呀,它們曾經有過一次驚險的經歷呢!你們想知道嗎?

  5、好,那就趕快來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藉助拼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

  老師巡視、相機指導、鼓勵學習方法好的學生。

  3、朗讀反饋:

  〖認讀詞語

  ⑴ 老師要考考你們了,課文中的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點滑鼠)

  ⑵ 學生自讀生詞。

  ⑶ 反饋讀詞語:

  個別讀、小組開火車讀、男生讀、女生讀、範讀、齊讀。

  ⑷ 及時正音,練讀。

  〖認讀生字

  ⑴ 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⑵ 多種形式,反覆練讀。

  ⑶ 重點生字,指導識記:

  後鼻音特別多:

  捧 定 涼 輕 仿 向

  〖分段朗讀

  ⑴ 指名朗讀。

  ⑵ 及時評價。

  ⑶ 全班練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小朋友們都很能幹,請你們再好好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

  這兩隻鳥蛋遇到的這次驚險的經歷是怎樣的呢?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老師引導:

  這兩隻鳥蛋原來好好地呆在鳥窩裡,後來呢,最後又回了哪裡?

  板書:

  取下 送還

  四、情境體驗,感情朗讀

  〖學習第一節

  1、小男孩為什麼要從樹杈上取下這兩隻鳥蛋呢?

  請你讀一讀第一節。

  2、交流反饋,出示句子:

  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3、真的很好玩嗎?你們想不想玩一玩?那就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師有意觀察那些玩得特別盡興的同學,便於有重點地引導交流)

  4、小朋友,你們開心嗎?你喜歡這兩隻鳥蛋嗎?說說你剛才是怎麼玩的?有什麼感受?

  (隨機點選:小小的 涼涼的 真好玩)

  5、小男孩當時就跟我們現在一樣,因為覺得這兩隻鳥蛋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歡。

  (板書:喜愛)

  6、那你能把他非常喜愛鳥蛋的樣子給讀出來嗎?自己試試看!

  7、指名朗讀,及時鼓勵,引導學生評議。

  8、反覆練讀,嘗試有感情背誦。

  〖學習第二節

  1、就在他開心地玩著的時候,誰看見了?媽媽當時是怎麼說的呢?

  請你讀一讀第二節。

  2、指名讀。

  3、是的,媽媽說的對!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

  (出示句子: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深情的獨白:你們看(點選滑鼠──放映圖片)

  這些可愛的小鳥蛋正靜靜地躺在窩裡等著媽媽呢!

  瞧!在鳥媽媽的精心撫育下,它們一個個破殼而出了!

  聽!多麼清脆動聽的叫聲呀!

  後來,它們終於長大了,成了一群在藍天上自由飛翔的小鳥!多麼活潑可愛的生命呀!

  怪不得媽媽說:

  齊讀句子: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4、 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呀!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鳥媽媽回來了,見不到自己的孩子,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

  5、反饋交流:

  重點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想象,生動具體地描述當時的情景:鳥媽媽找不到孩子,急得都快要哭了;鳥媽媽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找來找去,真是急死了;鳥媽媽不住地拍打著翅膀,高聲叫著自己的孩子。

  6、是呀!自己的孩子不見了,鳥媽媽怎麼會不焦急呢?課文裡是怎麼寫的?

  (板書:一定焦急不安)

  7、媽媽正是想到了這一些,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鳥蛋,心裡是怎樣的?

  (很著急的)

  是的,她是很著急的,她是在替誰著急呀?

  (鳥媽媽、小男孩、鳥蛋──)

  說得太好了!媽媽是替鳥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著急,是替這兩隻可愛的鳥蛋的小生命受到威脅而著急,更是替自己的孩子不懂得要愛惜小鳥的著急呀!

  8、那媽媽這麼著急的語氣該怎麼讀呢?

  自己試試看!

  9、指名讀,評價。

  (適時進行範讀)

  10、齊讀。(你們讀得真是太好了,老師為你們鼓掌!)

  〖學習第三節

  1、小男孩聽了媽媽的話,他心裡會怎麼想呢?

  (指名自由說)

  2、他是怎麼把鳥蛋送回的呢?請你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動作。

  3、指名錶演,部分學生朗讀,部分學生觀看(前後表演兩次):

  師:誰願意做做小男孩,把這兩隻鳥蛋送回?請大家認真看,他是怎麼送的?他這樣做對嗎?

  4、評議,練讀。

  (隨機板書:小心的 輕輕的 連忙 捧著)

  5、你們說說看,小男孩他為什麼要這樣呢?

  (自由發言)

  是的,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兩個珍貴的生命呀!小男孩怎麼能不好好珍惜呢?

  (板書:珍愛)

  6、讓我們都來做做小男孩,把鳥蛋送還到窩裡,讓它回到她媽媽的身邊吧。

  (學生紛紛小心翼翼地把“鳥蛋”放進老師準備的“大鳥窩”裡)

  五、回顧小結1~3節

  1、齊讀課文1~3節。

  2、你喜歡文中的小男孩嗎?

  多麼懂事、善良的小男孩啊,讓我們一起為他鼓鼓掌吧!

  六、書寫指導

  1、書寫:

  連 遠

  2、指導觀察、比較差異。

  3、範寫“連”字,自主學習“遠”字。

  【板書】

  喜愛 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珍愛

  取下 送還

  一定焦急不安

  小小的 小心地

  涼涼的 連忙

  真好玩 輕輕地

《兩隻鳥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讀準“蛋、取”等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喜歡朗讀詩歌。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護鳥類的情感和意識。

  3、操作目標:

  做到輕輕地、小心地拿、放鳥蛋,並在手捧鳥蛋時有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珍愛動物的生命,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變化的過程。

  【課前準備】

  重點生字、詞語的卡片、每個小組一隻鳥窩(紙盒)和一些鳥蛋(鵪鶉蛋),多媒體課件。

  【主要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同學們,請你往課桌上看看,你看到了什麼呢?

  (生興奮回答──兩隻鳥蛋)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詩,題目就是:

  兩隻鳥蛋。

  3、你們看,這就是兩隻鳥蛋。(點滑鼠)這兩隻小小的鳥蛋, 現在是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裡,其實它們還經歷了一次小小的旅行呢!你們想知道嗎?

  4、好,下面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藉助拼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

  老師巡視、相機指導、鼓勵學習方法好的學生。

  3、朗讀反饋:

  ⑴ 認讀詞語:

  ① 老師要考考你們了,課文中的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點滑鼠)

  ② 學生自讀生詞。

  ③ 反饋、及時正音,練讀:

  多種形式:

  個別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範讀。

  ⑵ 認讀生字:

  ① 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② 多種形式,反覆練讀。

  ③ 重點生字,指導識記:

  後鼻音特別多:

  捧 定 涼 輕 仿 向。

  ⑶ 分段朗讀:

  ① 指名朗讀。

  ② 及時評價。

  ③ 全班練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自讀要求:

  再好好地讀一讀課文,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邊讀邊想:

  這兩隻鳥蛋遇到的這次驚險的經歷是怎樣的呢?

  2、交流反饋,隨機板書。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老師引導:這兩隻鳥蛋原來好好地呆在鳥窩裡,後來呢,最後又回了哪裡?)

  板書:

  鳥窩──小男孩的手上──鳥窩

  四、情境體驗,感情朗讀

  〖學習第一節〗

  1、兩隻鳥蛋是怎麼從鳥窩裡來到了小男孩的手上的?

  請你讀一讀第一節。

  2、自讀課文。

  3、現在我們每人的桌子上也有兩隻鳥蛋,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

  (師有意觀察特別會玩的學生)

  4、反饋交流:

  說一說,你覺得鳥蛋怎麼樣?有什麼感覺?

  (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我覺得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我發現鳥蛋表面有花紋,摸上去滑滑的。)

  5、請大家輕輕地把鳥蛋放回窩裡,想想文中的小男孩是什麼樣的感受?課文是怎麼寫的?

  (出示: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6、這句話該怎麼讀呢?老師剛才看到很多同學都玩得很開心,很高興,現在請你高興地讀一讀,讀出鳥蛋可愛和好玩的語氣來。

  7、自由練讀。

  8、指名朗讀,及時評價,全班練讀。

  9、看圖嘗試有感情地背誦第一段。

  〖學習第二節〗

  1、小男孩在玩鳥蛋的時候,誰來了?媽媽是怎麼說的呢?

  請你讀一讀第二節。

  2、指名朗讀。

  (出示詞語:焦急不安)

  3、“焦急不安”是什麼意思?

  (很著急很著急)

  鳥媽媽為什麼會焦急不安呢?

  (因為兩隻鳥蛋不見了)

  是的,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

  (出示句子: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

  深情的獨白:

  你們看:

  點選滑鼠──放映圖片

  鳥媽媽生下來的小鳥蛋正在窩裡靜靜地躺著呢!

  小小的鳥蛋在鳥媽媽的精心呵護下,一個個破殼而出啦!

  聽!多麼清脆悅耳的叫聲呀!

  看,小鳥終於長大了,它們在藍天上自由飛翔,多麼富有生機的生命啊!哦,原來兩隻小小的鳥蛋,就是兩個可愛的生命!

  4、所以當鳥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不見了,心裡真是怎麼樣?

  自己的孩子不見了,怎麼會不著急呢?

  (點選變紅:一定焦急不安)

  如果有一天,當你們的媽媽回到家裡,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你,你媽媽的心情會怎麼樣?

  (焦急不安!)

  5、那麼媽媽當時說的話應該怎麼讀呢?是讀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

  自己讀一讀。

  6、指名朗讀,引導評價:

  (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要善於及時發現並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你為什麼讀的時候皺起眉頭呢?如果你再讀得快一些就更好了。你能像老師這樣讀讀看嗎?)

  7、你們都讀得很精彩,下面我們全班一起有感情地讀一遍,如果你能試著背下來就更棒啦!

  〖學習第三節〗

  1、小男孩知道了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後,他是怎麼做的呢?

  (送還鳥蛋)

  2、請你讀一讀課文第三節,如果你能邊讀邊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3、誰願意學著文中小男孩的樣子來把鳥蛋送還?

  4、指名送鳥蛋,要求:

  其他同學認真、仔細地看,他是怎麼送還的?

  5、老師配音,學生表演。

  6、引導學生自主評價:

  他這樣做對嗎?應該怎麼做?為什麼?

  (為什麼要“小心地”捧著?為什麼他走得那麼快?為什麼是“輕輕地”送還?

  7、多種形式練讀:

  可以邊讀邊表演。

  8、請大家也學著小男孩的樣子,把鳥蛋送還到它的窩裡。讓它回到她媽媽的身邊吧。

  (紛紛放進老師準備的大鳥窩裡)

  五、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2、交流:

  你喜歡這個小男孩嗎?

  (生:因為這個小男孩子心地善良,愛護小動物,知錯能改,珍愛生命!)

  3、讓我們一起為這個善良的小男孩鼓掌!

  4、(點選課件出示)結束語:

  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兩個可愛的生命,我們要愛護每一隻小鳥,珍愛每一個可貴的生命。

  5、齊讀。

  六、書寫指導

  1、書寫:

  連 遠

  2、觀察:

  這兩個有什麼共同點?

  3、書寫順序是先裡面,後外面。

  4、範寫。

  5、觀察遠字,自主學習。

  【板書】

  一定焦急不安

  鳥窩 小男孩的手上 鳥窩

  小小的 小心地

  涼涼的 連忙

  真好玩 輕輕地

  顆顆“珍珠”亮閃閃 只有“情深”才成鏈

  ───《兩隻鳥蛋》的教學反思

  【前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的性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能力的本質也就是“語言”(工具性)和“精神”(人文性)同構共生的能力;語文課,應為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而教。這是一個嶄新而有價值的理念,是新課程對語文學科發展性目標的最好概括。

  【設計思路】

  《兩隻鳥蛋》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隻鳥蛋到送還鳥蛋的故事。這首詩不僅語言十分生動、準確,而且內涵相當豐富。我們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裡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也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一篇融語言和精神為一體的好教材。那如何能讓學生的“語言和“精神”得到和諧的統一呢?這正是本課教學的研究“主題”。

  構建以生為本,多元化的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並積累文中的好詞語。

  2、積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和感悟“孩子”的內心情感,並能有感情地朗讀。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初步具有愛護小鳥、珍愛生命的意識。

  採用靈活有效,多途徑的教學策略:

  1、努力構建生活的課堂,從生活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順利走進“文字”。透過“鳥蛋和鳥窩”的實物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拉近“文字”與學生的距離,使之對“文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有助於對文中“小男孩”的情感有更為真實的理解和體驗。

  2、以“小男孩的情感變化”為線索貫穿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使之與文字進行深入地交流對話,從而形成獨特的、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3、“牢牢”抓住“讀”這個根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反思及策略】

  回首本課的教學:總體設計是合理的、也不乏新意。課堂中學生參與主動、注重感悟積累、目標基本達成。但總覺得學生朗讀的“火候還是不夠”,與“理想中的美”還有些距離。細細“品味”那就是“情感之線”體現得還不夠“明”,“情感體驗”亦不夠“濃”。以至於學生對“人物之情”感受還不夠“深”,進而導致“讀書之味”亦不夠“真”。

  那如何有效利用“情感”線,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朗讀水平?

  1、以“情感主線”來“導情”:

  因此,在“通讀課文,理清文脈”這個環節上的設計思路上做了如下調整:原先教師是從文字的一條“主線”(以鳥蛋的地點變化)引導學生總體感知課文的,應改為一開始就緊緊抓住文字的一條情感“主線”(以小男孩的實際行為)來引導。這樣使學生對“小男孩”這個主要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文字”,研讀小男孩行為變化的原因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

  2、以師之“激情”喚“深情”:

  第一節詩歌講述了小男孩從鳥窩裡取下了兩隻鳥蛋。原先的教學步驟是:自讀──玩鳥蛋──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首先透過創設讓孩子“玩鳥蛋”的情境拉進了“文字”與學生的距離,使之自然地走進了“文字”。課堂上氣氛非常熱烈。大家都積極參與,興奮地玩著、說著、笑著。接著又透過創設“說說感受”的“語言平臺”,鼓勵孩子把自己真實的理解和獨特的體驗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後自然地由自己的感受聯想到文中小男孩的感受,從而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環節設計是合理的。之所以朗讀效果不夠明顯,主要是教師的“情感”沒有全身心投入,沒能很好地把握住學生情感的“脈搏”,過渡語太過“平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這樣引導的:

  ⑴ 下面我們也像小男孩一樣來玩一玩鳥蛋。

  ⑵ 你覺得鳥蛋好玩嗎?說說你的感受。

  ⑶ 這麼好玩,那這句話該怎麼讀呢?

  其實,教師始終是與學生平等對話中的“首席”,其飽滿的激情、豐富的語言、準確的語感對學生就是一種語言的感染,一種情感的薰陶。因此在多翻推敲後,改為讀完文中的“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的句子後,教師這樣引導:

  ⑴ 真的很好玩嗎?你們想不想來玩一玩?那就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輕輕地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⑵ 小朋友,你們開心嗎?你喜歡這兩隻鳥蛋嗎?說說你剛才是怎麼玩的?有什麼感受?

  ⑶ 小男孩當時就跟我們現在一樣,覺得這兩隻鳥蛋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歡。那你能把他非常喜愛鳥蛋的樣子給讀出來嗎?自己試試看!相信透過“教師”生情並茂的語言渲染和恰當的肢體語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語感,啟迪學生心靈,從而有效促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找準“文眼”,深入挖掘,誘“真情”:

  第二節是該“文字”的精華所在,主要引導學生理解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的心情和體會出小男孩意識到自己行為自私的情感。教學中主要是如何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小男孩內心情感(喜愛──焦急不安──珍愛)的變化。這既是本課教學重點更是難點。

  原先的教學中主要是圍繞“焦急不安”這個關鍵詞語來展開的。如:什麼是“焦急不安”?為什麼鳥媽媽一定會“焦急不安”?如果你的媽媽找不到你,心裡會怎麼樣?那麼媽媽當時說的話應該怎麼讀呢?是讀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為了突破這一段的教學難點,雖然我花費了許多精力,還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語文功底,但是教學效果就是不夠明顯,特別是朗讀效果很不理想。我發現學生的理解僅僅還是停留在“讀輕些”“著急的語氣”語言文字表面,而對文中的“鳥媽媽”、“媽媽”“小男孩”這幾個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缺乏深切地體會。

  沒有“真性情”怎麼能讀出“真感情”呢?於是,我再一次研讀“文字”。這次,我驚喜的發現,原來“文字”中“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這句話才是真正的“文眼”,才能體現語言和精神的“和諧統一”。於是,對於原先這個教學環節我必須要“大刀闊斧”、“立志改革”。我要緊緊抓住“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好好地“作番文章”。

  ⑴ 直奔中心:

  先充分肯定媽媽說的話是對的: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這樣一開始就培養起“愛鳥” 的正確情感。

  ⑵ 多媒體課件演示,同時配上教師聲情並茂的語言:

  讓學生透過觀看鳥蛋孵化成小鳥的過程,進而激發一種“愛鳥、愛媽媽”的美好情感。

  ⑶ 鼓勵孩子大膽想象,進一步激發學生內心的情感:

  導語: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鳥媽媽回來了,見不到自己的孩子,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想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充分調動原有的生活積累、語言儲備、大膽展示自己對客觀世界獨特認識、獨特感受的過程。這樣產生的體驗和感受原比原先單一的問題設計來得更多、更強烈。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充分想象、交流的“自由時空”。在交流中要善於巧妙捕捉有效資訊;順從學生各自的個性;引導想象、體驗獨特;引導表述、表現獨特。使之有效地變成學生言語活動和精神生活的紐帶。

  ⑷ 角色轉換、回到文字:

  導語:媽媽正是想到了這一些,所以她看到小男孩居然在玩鳥蛋,心裡是怎樣的?(很著急的)是的,她是很著急的,她是在替誰著急呀?(鳥媽媽、小男孩、鳥蛋──)是啊,媽媽是替鳥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著急,是替這兩隻可愛的鳥蛋的生命受到威脅而著急,更是為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愛護小鳥而著急呀!

  ⑸ 朗讀指導:

  那媽媽這麼著急的語氣該怎麼讀呢?自己試試看!相信學生有了前面的“情感醞釀”,此時的朗讀定會是“水到渠成” 的。

  4、以“活動”為載體,自悟自演,現“真心”:

  第三節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的是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評價。透過創設“送鳥蛋”的情境,感受小男孩珍愛鳥蛋的情感。從教學效果看,原先的設計基本合理。學生的朗讀效果比較明顯,能夠從小男孩知錯改正、珍愛小鳥的良好行為,感受到我們要有愛護小鳥、珍愛生命的意識。美中不足之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評價時方法還不夠嫻熟。還要努力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5、以“自然”結尾去“矯情”:

  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這堂課經過師生對文字中“語言和”“精神”的深挖細掘,使人已經感受這個課堂是個語言學習的課堂,更是個豐富精神的殿堂。情感道德教育已如和風細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因此最後的“出示結束語並齊讀”這一環節就顯得“畫蛇添足”了,必須要堅決刪掉。

  【總論】

  “語言”和“精神”的同構共生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語文教學必須樹立動態生成觀。如果把教學中每一個“語言亮點”都比作“珍珠”的話,倘若中間沒有“情感”這條“精神主線”亦或“情感體驗”不深,那麼即使每一顆“珍珠”都是亮閃閃的,也終歸難以串成一條美麗的“項鍊”。但願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不但有慧眼採頡“珍珠”的本領,更要練就一身“連珠成線”的絕技,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猶如一條美麗的“項鍊”,熠熠生輝!

  新教案

  【教學目標】

  1、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透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和感悟“小男孩的情感”,並能有感情地朗讀。

  3、使學生懂得鳥類是我們的朋友,要愛護動物、關愛生命。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珍愛動物的生命,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體會鳥媽媽焦急的心情和小男孩心理變化的過程。

  【課前準備】

  重點生字、詞語的卡片、每個小組一隻鳥窩(紙盒)和一些鳥蛋(鵪鶉蛋),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小朋友,你們看,桌上放的是什麼?

  (兩隻鳥蛋)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一首詩,題目就是:

  出示──兩隻鳥蛋。

  3、齊讀課題:

  識記“蛋”字。

  4、(出示圖片)看,這就是兩隻鳥蛋,別看它們現在舒舒服服地躺在鳥窩裡,其實呀,它們曾經有過一次驚險的經歷呢!你們想知道嗎?

  5、好,那就趕快來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藉助拼音讀準,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自由讀課文:

  老師巡視、相機指導、鼓勵學習方法好的學生。

  3、朗讀反饋:

  〖認讀詞語〗

  ⑴ 老師要考考你們了,課文中的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點滑鼠)

  ⑵ 學生自讀生詞。

  ⑶ 反饋讀詞語:

  個別讀、小組開火車讀、男生讀、女生讀、範讀、齊讀。

  ⑷ 及時正音,練讀。

  〖認讀生字〗

  ⑴ 出示生字,自由認讀。

  ⑵ 多種形式,反覆練讀。

  ⑶ 重點生字,指導識記:

  後鼻音特別多:

  捧 定 涼 輕 仿 向

  〖分段朗讀〗

  ⑴ 指名朗讀。

  ⑵ 及時評價。

  ⑶ 全班練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小朋友們都很能幹,請你們再好好地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

  這兩隻鳥蛋遇到的這次驚險的經歷是怎樣的呢?

  如果學生回答不出,老師引導:

  這兩隻鳥蛋原來好好地呆在鳥窩裡,後來呢,最後又回了哪裡?

  板書:

  取下 送還

  四、情境體驗,感情朗讀

  〖學習第一節〗

  1、小男孩為什麼要從樹杈上取下這兩隻鳥蛋呢?

  請你讀一讀第一節。

  2、交流反饋,出示句子:

  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3、真的很好玩嗎?你們想不想玩一玩?那就讓我們也像這位小男孩一樣取下鳥蛋,好好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受一下吧。

  (師有意觀察那些玩得特別盡興的同學,便於有重點地引導交流)

  4、小朋友,你們開心嗎?你喜歡這兩隻鳥蛋嗎?說說你剛才是怎麼玩的?有什麼感受?

  (隨機點選:小小的 涼涼的 真好玩)

  5、小男孩當時就跟我們現在一樣,因為覺得這兩隻鳥蛋小小的、涼涼的,真好玩,他非常喜歡。

  (板書:喜愛)

  6、那你能把他非常喜愛鳥蛋的樣子給讀出來嗎?自己試試看!

  7、指名朗讀,及時鼓勵,引導學生評議。

  8、反覆練讀,嘗試有感情背誦。

  〖學習第二節〗

  1、就在他開心地玩著的時候,誰看見了?媽媽當時是怎麼說的呢?

  請你讀一讀第二節。

  2、指名讀。

  3、是的,媽媽說的對!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

  (出示句子: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深情的獨白:你們看(點選滑鼠──放映圖片)

  這些可愛的小鳥蛋正靜靜地躺在窩裡等著媽媽呢!

  瞧!在鳥媽媽的精心撫育下,它們一個個破殼而出了!

  聽!多麼清脆動聽的叫聲呀!

  後來,它們終於長大了,成了一群在藍天上自由飛翔的小鳥!多麼活潑可愛的生命呀!

  怪不得媽媽說:

  齊讀句子: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4、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鳥媽媽的兩個孩子呀!小朋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這時候鳥媽媽回來了,見不到自己的孩子,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

  5、反饋交流:

  重點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想象,生動具體地描述當時的情景:鳥媽媽找不到孩子,急得都快要哭了;鳥媽媽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找來找去,真是急死了;鳥媽媽不住地拍打著翅膀,高聲叫著自己的孩子。

  6、是呀!自己的孩子不見了,鳥媽媽怎麼會不焦急呢?課文裡是怎麼寫的?

  (板書:一定焦急不安)

  7、媽媽正是想到了這一些,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鳥蛋,心裡是怎樣的?

  (很著急的)

  是的,她是很著急的,她是在替誰著急呀?

  (鳥媽媽、小男孩、鳥蛋──)

  說得太好了!媽媽是替鳥媽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而著急,是替這兩隻可愛的鳥蛋的小生命受到威脅而著急,更是替自己的孩子不懂得要愛惜小鳥的著急呀!

  8、那媽媽這麼著急的語氣該怎麼讀呢?

  自己試試看!

  9、指名讀,評價。

  (適時進行範讀)

  10、齊讀。(你們讀得真是太好了,老師為你們鼓掌!)

  〖學習第三節〗

  1、小男孩聽了媽媽的話,他心裡會怎麼想呢?

  (指名自由說)

  2、他是怎麼把鳥蛋送回的呢?請你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動作。

  3、指名錶演,部分學生朗讀,部分學生觀看(前後表演兩次):

  師:誰願意做做小男孩,把這兩隻鳥蛋送回?請大家認真看,他是怎麼送的?他這樣做對嗎?

  4、評議,練讀。

  (隨機板書:小心的 輕輕的 連忙 捧著)

  5、你們說說看,小男孩他為什麼要這樣呢?

  (自由發言)

  是的,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就是兩個珍貴的生命呀!小男孩怎麼能不好好珍惜呢?

  (板書:珍愛)

  6、讓我們都來做做小男孩,把鳥蛋送還到窩裡,讓它回到她媽媽的身邊吧。

  (學生紛紛小心翼翼地把“鳥蛋”放進老師準備的“大鳥窩”裡)

  五、回顧小結1~3節

  1、齊讀課文1~3節。

  2、你喜歡文中的小男孩嗎?

  多麼懂事、善良的小男孩啊,讓我們一起為他鼓鼓掌吧!

  六、書寫指導

  1、書寫:

  連 遠

  2、指導觀察、比較差異。

  3、範寫“連”字,自主學習“遠”字。

  【板書】

  喜愛 兩隻鳥蛋就是兩隻小鳥 珍愛

  取下 送還

  一定焦急不安

  小小的 小心地

  涼涼的 連忙

  真好玩 輕輕地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