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畫媽媽》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畫媽媽》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畫媽媽》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畫媽媽》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能跟隨老師簡筆畫的步驟,較合拍的演唱歌曲。

  2、唱好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3、體驗愛媽媽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動準備:

  蠟筆人手一份,白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每個小朋友都很愛自己的媽媽,現在就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的媽媽。

  2、幼兒討論。(談媽媽的外貌特徵、性格、工作單位等)

  3、師:小朋友說的'真好,今天我們一起把媽媽的樣子唱著歌畫出來好嗎?老師先來畫一畫我的媽媽。

  (二)學唱歌曲

  1、教師示範:邊根據歌詞內容朗誦兒歌邊畫圖。(步驟如下)

  (1)拿出小蠟筆點兩下(唱:小蠟筆,咪裡咪)

  (2)畫一個圓的頭(唱:畫呀畫,咪裡咪)

  (3)畫媽媽的頭髮(唱:畫出我的好媽媽)

  (4)畫眼睛(唱:咪裡,咪裡,畫出我的好媽媽)

  (5)畫耳朵(唱:好媽媽,咪裡咪)

  (6)畫嘴(唱:笑哈哈,咪裡咪)

  (7)畫胸前的紅花(唱:胸前開朵大紅花)

  (8)畫肩膀(咪裡,咪裡胸前開朵大紅花)

  2、提問幫助理解歌詞。

  師:我拿什麼來畫媽媽?先畫什麼再畫什麼?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胸前怎樣?

  3、引導幼兒跟隨老師邊朗誦邊徒手畫媽媽。(二遍)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畫一畫媽媽。

  4、教師示範演唱歌曲(有音樂伴奏)師:每個小朋友的媽媽長得都不一樣,特別是頭髮有明顯的不一樣,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大班的小朋友畫的媽媽。

  5、幼兒跟著琴聲演唱。師:我們也來畫一畫自己的媽媽。提醒幼兒注意唱好休止符和附點音符。(三遍)

  (三)分角色交換演唱。

  1、先請男小朋友畫,女小朋友唱。再交換。

  2、請個別幼兒演唱。

  (四)複習歌曲:《好媽媽》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根據自己媽媽的外貌特徵畫媽媽。

  2、為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附:

  歌曲《畫媽媽》

  1=F

  3550│1330│3550│1.36?│116??6?│332│

  小蠟筆,咪裡咪,畫呀畫,咪裡咪,畫出我的好媽媽

  好媽媽,咪裡咪,笑哈哈,咪裡咪,胸前開朵大紅花

  530│530│1.133│13│6? │

  咪裡,咪裡,畫出我的好媽媽。

  咪裡,咪裡,胸前開朵大紅花。

  活動反思:

  媽媽是幼兒每天生活在一起,最親近的人,所以在設計《畫媽媽》活動時,我一開始把目標定位在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媽媽正、側面的形象特徵。但在活動開展的前一天準備時,我仔細又想了一下,幼兒進入中班後,接觸人物畫的機會不多,在上學期幼兒對人物正面畫掌握還不夠理想、且對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夠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進行了調整:

  調整一:以畫媽媽的正面為主,第一重點落在人物的五官與身體的比例上。鼓勵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大膽嘗試畫媽媽的側面。

  調整二:根據幼兒現在對人物畫時動作都較為呆板的現狀,我先請幼兒用語言描述(同時也訓練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接著請幼兒邊描述邊用動作展現媽媽的動態,教師則向其他幼兒對部分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進行重點範畫與講解,最後提出裝飾與塗色要求。

  在本次活動教學後,發現:幼兒對人物的動態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筆來表現有了一定的瞭解,人物的身體比例也有了進一步地認識。打算,在進行《我和我的朋友》繪畫教學活動中,加強繪畫要求:畫出人物的正、側及背面的形態。

  我的思考:幼兒的繪畫技能的提高必須是循序漸進的,在掌握了一樣技能的基礎上逐漸提高繪畫難度,相信幼兒更容易接受並掌握。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