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初二生物《關節》教案

初二生物《關節》教案

初二生物《關節》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關節的各結構名稱及其作用。

  2.知道體育鍛煉對關節的影響和有關脫臼及其急救的知識。

  能力目標

  明確觀察目的,有序地觀察關節的結構,分析各部分結構的功能,培養學生觀察及分析能力。

  情感目標

  1.透過關節的結構及功能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辨證觀點。

  2.在分組觀察和討論活動中,使學生學會相互協作。

  本節知識結構

  教材分析

  關節在運動中起槓桿的作用,因此有關關節的內容,是本章的重點之一。而關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是本節的教學重點,關節的牢固性和靈活性的統一是本節的難點。按照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先讓學生觀察關節,獲得關節結構的感性知識,在這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分析關節的牢固性、靈活性是由哪些結構體現?來突破重點和難點。

  教法建議

  學習骨連線的知識時,主要讓學生弄清楚關節的結構和功能。談到骨連線,學生首先反應出來的就是關節。可以先問問學生,人可以做各種複雜的動作,但人的一塊骨能否做出動作呢?人的整體位移和區域性的活動都是由不同的骨連線在一起完成的,讓學生說說他們最熟悉的動作的完成需要哪些骨的參與(學生說不出具體名稱不要緊,重要的是學生能知道一個動作的完成要靠不同骨的共同作用)。告訴學生骨和骨組成了骨的連線,其中活動自如的骨連線有一個專用名稱那就是關節。關於關節的結構,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分組實驗,觀察豬的關節,觀察時讓學生結合課本上關節的結構示意圖,辨認各部分名稱。教師最好出示觀察內容的提綱和思考討論的問題指導學生由外到內觀察:

  1.用鑷子拉一拉關節囊,體會其堅韌性,思考其作用?

  2.觀察相鄰兩塊骨面的形狀有何不同?哪是關節頭?哪個是關節窩?

  3.觀察關節面的顏色與其他部位的骨有何不同?軟骨覆蓋在關節面上有何作用?

  4.用手摸一摸關節腔有什麼感覺?這對運動有什麼意義?

  這樣使觀察目的性強,有利於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同時可以啟發學生針對關節面接觸的面積是大有利還是小更有利,進而思考關節面為什麼形成關節頭和關節窩,而不是兩個平面或是兩個頭、兩個窩等問題,讓學生從關節的功能上理解其結構組成上的特點以及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關係。

  有關關節的牢固性和靈活性,可先讓學生活動幾個關節(如肩關節、腕關節、指關節、肘關節),體驗關節的牢固性和靈活性,然後再由學生自己總結出關節的哪些結構特點體現了牢固性和靈活性。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能進行分組實驗的學校,教師一定要作好演示實驗,並要利用掛圖和模型進行講述。)

  在學生掌握關節結構功能的基礎上,安排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圖IV-19,再結合例項簡述骨連結的三種形式。

  教學設計示例

  先複習骨的結構和成分,然後提出:骨堅硬、富有彈性、適於運動,但是骨本身不能產生運動,只有在肌肉收縮的牽引下才能產生運動。假如肌肉附著在一塊骨上,肌肉收縮能產生運動嗎?肌肉只有附著在不同的骨上,形成活動的骨連線,才能產生運動,這種活動的骨連線叫做關節。

  板書:第三節  關節

  關節在運動中起著支點的作用。

  引入新課後,讓學生逐一活動肘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等,使學生從外形上認識關節的多樣性、牢固性和靈活性。接著指出關節為什麼如此靈活牢固呢?下面我們透過實驗尋找答案。

  讓學生觀察準備好的關節,出示觀察內容的提綱和思考討論的問題指導學生由外到內觀察:

  1.對照課本關節的結構示意圖,辨認各部分名稱。

  2.用鑷子拉一拉關節囊,體會其堅韌性,思考其作用?

  3.觀察相鄰兩塊骨面的形狀有何不同?哪是關節頭?哪個是關節窩?

  4.觀察關節面的顏色與其他部位的骨有何不同?軟骨覆蓋在關節面上有何作用?

  5.用手摸一摸關節腔有什麼感覺?這對運動有什麼意義?

  討論:

  1.關節的基本結構包括哪幾部分?

  2.為什麼關節能夠既靈活又牢固?

  學生觀察完畢後利用掛圖讓學生彙報觀察結果,有條件的學校可讓學生上講臺用實物投影儀彙報。

  並總結關節的結構,邊總結邊板書(見板書設計)。

  然後引導學生概括關節的牢固性、靈活性由哪些結構決定的。

  得出:關節的牢固性是由關節頭、關節窩的結合,關節囊的堅韌性是由關節周圍的一些韌帶決定的。它的'靈活性是由關節面上光滑的軟骨,關節腔內的滑液,關節囊和一些韌帶有一定的伸展性決定的。

  理解關節結構和功能的統一。

  在學生了解掌握關節結構功能的基礎上,教師進一步提出:關節是活動的骨連線,其它骨連線與關節有哪些不同呢?

  板書:二。骨連線的形式

  演示骨連線方式的掛圖,指出顱骨之間的連線是不活動的 ,有利於保護腦;椎骨之間的連線是微活動的,這與脊柱支援等功能有關。不活動連線和半活動連線都不能與關節的活動相比,因此各種範圍大的活動和複雜的動作,都是以關節為支點進行的。

  引入:如何提高關節的牢固性和靈活性?

  板書:三。體育鍛煉對關節的影響:

  應指出,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關節囊增厚,周圍的韌帶增粗,肌肉力量加強,這就增強了關節的牢固性。長期鍛鍊可使關節囊和周圍的肌肉、韌帶的伸展性加強,靈活性也增強。教師可舉運動員、舞蹈演員等例子說明。

  引入:關節的牢固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用力過猛或不慎摔倒,可能使關節頭從關節窩裡脫出來而造成脫臼。

  板書:四。脫臼和脫臼的急救

  脫臼:是指關節頭從關節窩中脫出來。此時,關節囊拉緊,如亂活動會加重傷勢,應趕快請醫生診治,使關節復位。

  最後教師可提出問題鞏固課堂內容。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