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數學水果串串屋教案

幼兒園小班數學水果串串屋教案

幼兒園小班數學水果串串屋教案

  透過學習小班數學水果串串屋,進一步提高幼兒的高觀察力、判斷力、探索能力及合作意識。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水果串串屋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在開展敘事性整合課程《秋天的水果》主題活動時,喜歡操作水果卡片,在認識了許多水果的同時,幼兒對數學操作活動產生了初步的興趣。我透過觀察發現,幼兒會進行無意識的分類操作,並嘗試給卡片無規律的排序,結合小班幼兒對數的認識和感受,我特設計了“水果串串屋”仿生活情境活動,透過情境教學法、操作法、觀察法等,設定多層次活動,引導幼兒從模仿到自排,讓他們在將物品按特徵有規律地進行排序。目的是讓幼兒在主動、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並學習觀察、操作,自然習得按簡單規律排序的方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序列關係,能將物體按規律進行排序,並簡要表達出自己的排序方式。

  2.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和衛生習慣,提高觀察力、判斷力、探索能力及合作意識。

  3.感受排序活動的樂趣,初步體驗序列關係在生活中的運用。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水果圖片若干;未排列完的、按規律的圖形操作卡進行排序。

  2.蘋果、橘子、香蕉等水果切成塊、瓣、片、等形狀;竹籤、盤子、擦手毛巾若干,一次性消毒手套幼兒人手一雙。

  3.幫助幼兒積累有關“水果串”的經驗,並創設“水果串串屋”生活場景。

  ●活動過程:

  一、遊戲匯入,激發興趣師:今天,我們歡迎水果寶寶來和我們玩遊戲。

  教師請幼兒自由操作水果卡片,擺一擺,排一排,並說說自己是怎樣和卡片玩遊戲的?教師巡迴觀察,培養幼兒對物體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二、自由探索,嘗試排序1、個別幼兒交流介紹自己的操作經驗教師引導語:哪位小朋友願意說說自己是怎樣給水果卡片排隊的?

  你是用什麼方法排的?

  教師小結:他是按簡單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的。

  (2)幼兒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教師引導語: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著給水果卡片排排隊?

  幼兒進行排序操作,練習按簡單的規律進行兩種以上的排序,教師個別指導。

  3.幼兒自制水果串。在實物操作中鞏固學習按規律進行排序。(提供蘋果丁、多瓣橘子已分好的.、香蕉片等多種水果實物。)教師:“小朋友,你們吃過糖葫蘆、羊肉串嗎?你們見過什麼好吃的水果串呢?”

  幼兒自由表述。

  師:“朱老師今天剛開了一家小吃店,名叫‘水果串串屋’。你發現我的店裡都賣些什麼樣的水果?”

  引導幼兒觀察、與同伴交流,然後簡要說出排列是有規律的。

  師:“瞧!水果串串屋的生意可好了,剛開張就賣得只剩下兩串了。你們先看看這兩串水果串是怎麼做的?(教師逐一講解)說一說它們的排列有什麼規律?”

  引導幼兒說出:一串是按顏色特徵、另一串是按形狀特徵有規律地進行排序的。

  三、自由操作提升經驗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①製作水果串之前先洗手,並戴上一次性消毒手套,製作過程中注意竹籤的安全使用,避免傷到自己和同伴。

  ②串出的水果都要按顏色或形狀的規律排列,如果出現無序,須重新串。每人按顏色和形狀規律分別製作兩串。也可以更多。

  ③製作水果串時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做,要注意竹籤的安全使用。

  ④做好後對同伴說一說自己做的水果串的排列規律。

  2、幼兒操作“水果串”,按不同特徵有規律地進行排序。

  ①按顏色特徵有規律地進行排序。

  出示按兩種顏色不同但形狀、大小一樣的“水果串”,請幼兒觀察、並嘗試說出它們的排列規律,然後模仿往下串。

  ②按形狀特徵有規律地進行排序。

  ③提供多種顏色、形狀水果,讓幼兒自選,在桌面上分別根據顏色或形狀特徵有規律地進行排序。

  ④有一定難度的操作要求(注:該部分是能力較強的幼兒):在選擇實物水果時按形狀、顏色兩種特徵有規律地進行兩個以上的排序。

  3、教師巡迴指導。注意觀察幼兒是如何排列的,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

  四、活動評價

  1、與同伴互相展示自制水果串,交流製作中的體會排序師:“你做了哪些水果串,你用哪幾種水果來串的?它們是按照什麼順序排列的?”“你最喜歡哪串水果串?是誰做的?他用了什麼好辦法?”

  2、教師小結:按一定方法排序的水果串很特別。

  五、延伸活動開展水果串分享會,讓幼兒在品嚐自制水果串中愉快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