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3篇

大班社會教案

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3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家的溫暖,產生愛家的情感。

  2、樂於和同伴說說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幼兒前期蒐集的相關資料 課件《家是什麼》 音樂《讓愛住我家》 音樂《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教師出示“家”,提問:“你喜歡自己的家嗎?” “你最喜歡家裡的什麼?為什麼最喜歡它?”請幼兒逐一講述自己愛家的理由,分享家庭的快樂。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人或寵物或物品或玩具或房間。小朋友都愛自己的家,我愛我家。

  二、 教師演示課件,幼兒透過欣賞詩歌《家是什麼》,產生愛家的情感。

  教師邊演示課件邊朗誦詩歌《家是什麼》。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你還聽到了什麼?”幼兒回答。

  “詩歌中的話小朋友有沒聽明白的地方,想問一問嗎?”引發幼幼互動、師幼互動,互相解答,提升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教師小結:媽媽用勤勞的手把家裡整理的.乾淨、漂亮,讓家人感到很溫暖;爸爸用堅實的肩膀撐起一把保護傘,為家人擋風遮雨,讓家人享受幸福和快樂。所以說:家是媽媽溫暖的手、是爸爸寬闊的肩膀。

  三、 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說說家是什麼,感受家的溫暖。

  “除了詩歌裡所說說的,你感覺家還是什麼?”

  幼兒自由思考,教師請幼兒回答家是**,儘量理解它的寓意。

  教師小結:家是**,家是**,……。爸爸媽媽愛寶寶,寶寶也愛爸爸媽媽。

  四、 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進一步感受家的溫暖,加深愛家的情感。

  五、 理解廣義的家,引導幼兒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家人在一起特別的溫馨,小朋友們和老師在一起組成了大一些的家——大一班。”“所有的中國人團結在一起組成了更大的家——中國。” 由小家聯絡到班級、國家,將感情昇華到新的高度。

  引導幼兒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幼兒相互擁抱,感受相互的愛。

  教師小結:我們愛自己的小家,也愛我們的大家。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我愛我家!

  附:

  家是什麼

  小兔子說家是溫暖的地方,

  小老鼠說家是安全的地方,

  小鳥說家是幸福的地方,

  小朋友說家是媽媽溫暖的手、是爸爸寬闊的肩膀。

  活動延伸:

  為家人、老師、朋友說一句話或給一深深的擁抱。

  教學反思:

  1、課堂效果不錯,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運用圖片匯入,收到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運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讓幼兒學習兒歌。效果比較明顯。

  2、在教學過程,孩子對變魔術很感興趣,孩子透過這種形式,鞏固對字的認識。

  3、不足的地方,忽略了個別孩子的話語。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透過實際活動,充分鍛鍊幼兒選擇決定的能力,使幼兒懂得作出決定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

  活動準備

  錄影、圖片、油畫棒、雙面膠、字卡等。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人民公園去玩。因為地方大、時間有限,我們只選擇公園中的一處地方。下面放錄影(內容為公園中的動物園、遊樂場、和平廣場),請小朋友自己決定。教師貼上動物園、遊樂場、和平廣場的名稱,並準備好油畫棒,以便幼兒決定後在名稱下做一個記號。

  2.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問題:為什麼決定去遊樂場?參考理由:①喜歡玩;②好久沒去了;③想和好朋友一起玩蹺蹺板;④玩好高的滑梯;⑤裡面有沒玩過的玩具。問題:為什麼決定去動物園?參考理由:①喜歡小動物;②聽故事裡說的某種動物,想去看真的;③聽說來了新動物;④想看看小猴子長大了沒有;⑤去看孔雀開屏。問題:為什麼決定去和平廣場?參考理由:①一次還沒去過;②沒餵過廣場的和平鴿;③想離近點聽鴿子叫,想和它說悄悄話;④好玩、喜歡。

  3.小朋友都決定好了,並且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從幼兒園到公園去有兩條路,一條是出門向右拐,走小路(貼圖示),路雖窄,但比較近;另一條是出門向左拐,走中路(貼圖示),路雖寬,但比較遠。請小朋友決定,走哪一條路好,想好了做標記。

  4.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走大路:①好走;②不擁擠;③可以看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④看風景。走小路:①近,能很快到;②走小土坡好玩;③沒汽車安全。

  5.剛才,小朋友選了不同路線,並且說明了原因。看來,作決定的時候,還要考慮很多問題。下面還要請小朋友作一個決定,選擇去公園的方式:公交車、計程車、步行(貼圖示)。如果選擇不合適,路上會耽誤很多時間,請小朋友認真考慮並做出標記。

  6.現在請小朋友闡述作出決定的理由。選擇公交車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大路;②省錢;③快;④坐8路車直接到公園;⑤省力氣。選擇計程車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大路;②比公交車快。選擇步行參考理由:①因為選的是小路,適合步行;②汽車不適合走小路;③安全。

  7.看來,作決定時不僅要考慮很多事情,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的聯絡。今天小朋友作決定時考慮得就很周到,並且自己作了三個決定,真能幹。我們來表揚表揚自己吧。(豎起大拇指)嘿!嘿!我真棒!

  8.教師結合幼兒的意見,作出最終決定,並說出根據。

  9.準備出發去公園。

  提示 :相關圖片請點選幼教相簿,更多內容在素材寶庫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重陽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有其獨特的活動和風俗習慣。

  2、知道“重陽節”的由來。

  3、讓幼兒懂得“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要尊敬長輩。

  活動準備:

  1、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2、剪輯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中,百歲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電腦課件《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課前和幼兒園退休教師劉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聯絡,到重陽節這一天把她請來.

  5、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碟“常回家看看” 談話: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麼?(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麼內容?

  (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麼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恆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當時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以後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後,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都做詩來紀念。

  2、播放

  課件: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萸少一人。”讓幼兒領略詩中重陽節插的風俗和詩人身處異地的兄弟想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