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稿件> 城建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城建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城建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

  城建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1: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要求,要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生態**、實力**、幸福**”。隨著**經濟社會新一輪的發展,城區規模迅速擴大,人口不斷增多,為適應現代城市發展的要求,增加城市發展軟實力。我們在這裡談一下如何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及提升城市品位,為進一步提高**綜合競爭力建言獻策。

  一、以人為本,科學決策。

  首先加強城市規劃編制和管理。提升城市建設品位,明確城市總體形象定位,突出區域的地域特色、文化傳統、人文特徵,在廣泛徵求各界意見基礎上,提煉出區域的城市總體形象定位,為今後的城市規劃和建設指明方向。

  其次是科學合理、適度超前規劃城市路網,道路建設在規劃階段就要充分考慮人行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設定,合理佈局道路廣告、構築物、指示牌、人行道及附屬設施。

  二、強化責任意識,加快推進重點專案實施進度。

  (1)針對徵地、拆遷等問題,做好專案前期準備工作,協調解決工作實施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2)嚴格目標責任制,按照縣委、縣政府科學發展考核目標的各項指標和時間節點要求,按時通報各重點專案任務執行情況、建設情況、資金落實情況等資訊,對工作推進不力者實行責任追究,獎勤罰懶,獎能罰庸,形成齊心合力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3)建立協調工作機制。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涉及到規劃、城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資源等多個部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注重協調配合,加大財政支援、土地供應、工程質量、房源分配等各個環節的執行力度。

  三、積極落實和爭取政策支援,逐步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

  (1)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要繼續加大財政投入,增加配套資金,新增財力要向城市建設和管理傾斜,尤其要加大對財力困難和建設任務較重街道的支援力度。

  (2)加大城市建設用地供應力度。在下達科學發展各專案標任務的同時,及早配套下達建設用地專項指標。要科學編制用地計劃,堅持集約節約用地的原則,合理利用存量建設用地,確保新增用地指標。建立建設用地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優先保障城市建設用地需求。

  (3)加大金融支援力度。要支援成立城市建設融資平臺,督促金融部門採取差別化的信貸政策,創新融資機制,豐富金融產品設計,加大對城市建設的信貸扶持。

  一、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創造和諧的生活環境。

  城鎮是一個區域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也是人群居住集中的地方。人們的生存和生活都需有相應的環境,基本的是功能環境,政治環境、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縣委、縣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對這些基本環境建設和完善,讓城區居民休閒有場所,垃圾有倒處,方便有公廁。為打造宜居縣城,努力為提高城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創造一個和諧、優良的環境。

  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市民城市意識。

  要把增強城市意識作為提升居民素質的首要任務,不斷豐富和創新教育宣傳形式,切實轉變居民觀念。要透過形式多樣的'各種經常性和突擊性的宣傳教育活動,調動新聞、輿論、宣傳、教育等各部門的力量,加強城市文明新風建設,讓居民在參與城市文明新風建設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薰陶。要大力推進社會誠信、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等公民思想道德體系建設,促進市民思想觀念的更新和文明素質不斷提高。

  三、建章立制,規範城區居民行為。

  政府相關部門應針對城區規模不斷擴大的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制度,有效地約束居民的語言和行為,用制度管人管事。並將這些制度,公約等編成小冊子,在城區範圍內發放,要求大家透過學習,全面瞭解居民的語言和行為準則,做合格居民的基本要求。各單位、街道社群要承擔起對市民培訓的義務,讓居民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怎樣做,提出嚴格的要求,循序漸進地增強他們的城市意識,規範他們的行為。

  四、建立文明社群,打造提升居民素質的基礎工程。

  社群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提升市民道德修養、文明素質為目標,以社群文化中心為教育陣地,以文明樓道、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的爭創工作為基礎,全面推進文明社群建立工作,共同營造潔淨、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要大力繁榮社群文化,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使廣大居民在文化娛樂的參與和享受中受到薰陶、教育和啟迪,從而全面提升素質,適應現代文明城市的需要。

  總之建設管理、培育和塑造一個城市的品位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這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實踐永無止境,豐富、昇華城市品位也永無盡頭,但是我們堅信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這座縣城會越來越美麗,我們的市民也會越來越文明,這樣大家在舒心的環境裡和諧相處,其樂融融,才能進一步創造我們更加美好的未來。

  城建工作經驗交流發言稿2:

  **縣位於**省最南端,全縣轄.個鄉鎮,.個行政村,國土面積.平方公里,總人口.萬人。紫陽境內硒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水能資源豐富,20**年,全縣實現生產總總值**.億元,財政總收入**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元。

  近年來,我們把推進城鎮化建設作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圍繞打造板石特色縣城總體目標,創新理念,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規劃建設,高水平經營管理,縣城面貌日新月異,功能設施日趨完善,板石特色日益彰顯。 在縣城建設管理工作中,我們深深體會到:

  一、科學定位,高起點規劃是前提。

  **是一個山區農業縣,也屬國定貧困縣,在城鎮建設上,處於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慢、困難多的狀態。縣城位於**北岸,屬移民遷建城市,三面環水,依山而建,由於早期規劃不完善,控制不嚴,建設隨意性較大,影響了城市整體佈局。近幾年來,我們把規劃擺在“龍頭”位置,立足縣情,狠抓規劃編制和實施。一是明確發展定位。根據**縣城的文化底蘊(茶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區位優勢、經濟基礎等獨特資源凜賦,把縣城定位為生態休閒旅遊城市,明確了 1

  “一江兩岸,一城三區”的空間佈局,提出了打造**特色縣城總體目標,確定了近中期城市發展方向和建設重點。二是科學編制規劃。20**年,我們先後委託陝西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四川興發規劃建築公司等單位對縣城總體規劃進行了修編,編制了教場壩民俗小區和老城區環城路以北修建性詳細規劃、江南休閒旅遊區和任河咀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交通、旅遊、電力、教育等各項專業規劃,形成了總規、詳規和專項規劃配套銜接的規劃體系。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縣委、縣政府反覆組織徵求群眾意見,多次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確保了規劃的品位和超前性。三是強化規劃意識。透過邀請專家進行培訓、組織規劃管理人員外出學習、深入學習宣傳《城鄉規劃法》等途徑,極大地增強了幹部群眾的規劃意識和規劃執行力。四是嚴格規劃控制。按照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強化土地、規劃控制權,實行政府縣長辦公會集體審批,做到“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管理一個法、建設一盤棋”。建立了規劃管理人員責任追究制,健全了建設專案選址、會審、發證、放線、驗收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以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二、以人為本,高標準建設是關鍵。

  在縣城建設工作中,我們堅持突出重點、解決熱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的基本思路,充分體現群眾意願,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從解決老百姓最盼望、最迫切的問題入手,堅持每年辦好城市建設十件實事。20**年來,連續辦了城市30件實事,使縣城面貌徹底改善,功能更趨完善。縣城一直沒有公共活動場地,群眾要求修建廣場的願望十分強烈,但因拆遷難度大、資金缺乏一直未建設。20**年,縣委、縣政府順應群眾意願,將廣場建設列為當年城市建設十件實事之一,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2個單位52戶住戶拆遷工作,投資8000萬元建設了面積1.5萬平方米的廣場,對體育場進行升級改造,與廣場連為一體,為市民提供了一個總面積2.3萬平方米的動靜結合、錯落有致的運動休閒娛樂活動場所,結束了**.城無廣場的歷史。在縣城建設過程中,我們注重加大對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的投入,先後建設了橋溝路、**港及觀江平臺、縣城防洪工程、垃圾填埋場、農貿市場和停車場等,對紫府路等主街道、背街小巷及公廁、供水設施和電網進行了綜合改造,新建廉租房7000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680戶,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市民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今年,我們啟動了西門河移山造地一期工程,擬造地700餘畝,以進一步拉大縣城骨架,修建經濟適用房,平抑房價,解決幹部群眾住房問題;啟動跨漢江大橋、江南沿江長廊工程建設,打造江南旅遊休閒區,力求把縣城做精、做美、做出特色,彰顯板石縣城魅力。在市政建設上,我們實行一個專案一名縣級領導包抓、一個部門負責、一套班子落實、一個辦法考核的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專案建設基本程式,實行清單計價,低價中標,聘請專業機構監理,既節約了建設資金,又保證了工程質量,打造城市精品。

  三、創新機制,高水平管理是基礎。

  城市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城市的形象和品位。20**年,我們以建立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為抓手,堅持建管並舉,下功夫狠抓縣城管理。一是理順管理體制。進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職能,將原來由縣城建局、公安交警、城關鎮政府等單位負責的城市管理相關職責及執法力量進行整合,成立了縣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縣城區交通秩序、市容秩序、環衛保潔、城市建設監察管理等工作,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執行機制更加科學、高效,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二是開展專項治理。落實了門前“四包”責任,堅持不懈開展了治理城市“六亂”,整頓市場秩序、清理佔道經營,整治交通秩序、杜絕亂停亂放,整治城市環境、淨化美化城市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三是健全管理機制。在不斷摸索總結和借鑑外地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縣城市管理辦法》、《戶外廣告管理辦法》、《門前“四包”實施辦法》等規範性檔案,實行縣級領導包路段、責任單位抓整治、一套標準考核的工作模式,建立了執法大隊綜合管理、各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城市綜合管理,縣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四、搞活經營,籌措建設資金是保障。

  加快城市建設,最為突出的矛盾是資金短缺。面對縣城建設資金缺乏的實際,我們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打破過去政府拿錢、部門辦事、給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維定勢,建立了辦多少事籌多少錢的新思路,有效解決了資金“瓶頸”制約。一是推行資產置換。在體育場改造中,我們將原體育場垂直升高,與廣場對接,頂層做體育場,地下負一、二層做綜合商場,負三層做停車場,通過出讓商場和停車場使用權獲得體育場改造資金4500萬元,政府沒拿一分錢順利建設了體育場、地下商場和停車場。二是經營土地資本。位於紫府路繁華地段的原電影院改制後,房產閒置,破舊房屋影響縣城形象,我們將該土地進行公開招標拍賣,獲得城市建設資金20**萬元,同時開發商利用該土地建設了近3萬平方米的集商業、住宅為一體的現代小區,成為**的標誌性建築,改變了縣城面貌,改善了群眾的居住條件。我們先後對縣城4宗國有土地進行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共獲得收益6000萬元,政府從土地增值中獲取的收益,全部投入到城市建設。三是聚集民間資金。本著“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把公共服務資源推向市場,我們採用這一辦法,吸引社會資金600萬元建成了河堤路、環城路農貿市場。四是招商引資建設城鎮。投資1500萬元的縣城長途汽車站由**康宏公司建設,為緩解企業投資壓力,縣交通局以土地使用權入股,

  透過股份制形式合資建設。五是爭取部門支援。受地理環境限制,紫陽火車站一直沒有停車場,交通擁堵,安全隱患突出,我們抓住襄渝鐵路二線建設機遇,積極與建設單位協調溝通,千方百計爭取將新紫陽隧道棄碴場選在火車站北側的指甲灣內,我們再將棄碴場改建為停車場,大大節約了建設資金。20**年以來,我縣縣城建設累計投入超過3億元,縣財政除投入一定資金用於公益性設施建設外,其餘全是盤活資產和吸引聚集民間社會資金。

  以上是我們近年來在縣城建設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鑑兄弟縣區的寶貴經驗,自加壓力,苦拼實幹,再創城鎮建設新局面,為推進紫陽突破發展做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