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必備】建築實習報告4篇

建築實習報告

【必備】建築實習報告4篇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築實習報告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建築實習報告 篇1

  一.施工技術與施工安全

  施工技術的不斷改進是工程建設可持續發展不變的旋律,施工的安全是工程建設永恆的主題。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駛入了快車道,並不斷提高自己的速度。隨著全國建設小康社會的不斷深入,城鎮化建設的速度與規模與日懼增,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建築工地鱗次櫛比,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座老城舊貌換新顏,人們對現代建築的美觀、舒適及其多功能的追求是不斷在升級,施工技術正隨著建築物的高度而迅速提升。而同時,隨之帶來了很多新問題的出現,這當中最重要的要屬施工的安全。安全問題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始終,從施工到投入使用,安全無時無刻不牽掛著建設者和使用者的心。

  二.施工技術的發展代表著本國建築業發展的水平。

  “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的發展方向才是一個國家建築業是否發達的代表。中國建設部早在1990年開始推行的《建築業十大新技術》在不少地方也只是看見幾項,而並沒有全面的應用在具體施工中,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本地的經濟實力比起南方沿海發達城市有很大的距離。設計方面在不少地方不存在任何問題,本地的設計人員都能趕超國內其他地區的同行,就是經濟方面制約了地方建築業施工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的能力!提高施工技術是有許多先決的條件,如經濟實力、施工人員的素質、施工機械的水平、施工現場管理的能力等諸多因素。在某理工大學體育館工程,遇見過這樣的事例。該地區沒有能起吊設計中鋼樑的起重機械,不得以從外地租用了兩輛大型起重機械才把鋼樑安裝完畢,進行施工的企業也是南方的某著名鋼結構公司,這樣無行中增大了施工成本和竣工的時間。

  影響建築安全的因素是錯綜複雜的,除工程建設本身眾多因素的相互干擾與影響,工程的技術問題,材料的品質問題,工程的經濟問題等等都從不同層面制約著建築物的安全。工程安全不僅僅是工程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涉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因此,在進行建築工程設計和施工的每個環節,在追求工程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同時,千萬記住:安全是工程建設永恆的主題!

  在建設施工安全方面,國家及地方主管部門抓得格外嚴格。除進行經濟處罰外,出現人身傷亡事故的施工專案部、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等所有相關人員都要受到行政處罰,有關單位還會遭受降低企業資格等級的處罰。可還是有不可預料的“災害”發生,如吊車工操作不當身亡;某工地在進行吊運過程中,吊物下落把一名正在操作攪拌機的施工人員頭部打裂,當場死亡。這些觸目驚心的事例再次說明:“施工安全重於泰山”。

建築實習報告 篇2

  實習目的和要求

  生產實習是理論聯絡實際,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是教學計劃中重要的教學環節。

  1.實習目的

  (1)透過實習,對—般工業與民用建築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和整個施工過程有較深刻的瞭解;

  (2)理論聯絡實際,鞏固和深入理解已學的理論知識(如測量、建築材料、建築學、建築結構、建築施工等),併為後續課程的學習積累感性知識;

  (3)透過親身參加施工實踐,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基礎;

  (4)透過工作和勞動,瞭解房屋施工的基本生產工藝過程(土石方、磚石、鋼筋混凝土、結構安裝、裝飾等)中的生產技術技能;

  (5)瞭解目前我國施工技術與施工組織管理的實際水平,聯絡專業培養目標,樹立獻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高我國建築施工水平的遠大志向;

  (6)與工人和基層生產人員密切接觸,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和先進事蹟。

  2.實習要求

  參加實習的學生,應在工地實習指導人員的幫助下,具體參加有關的技術工作和生產工作,在工作中參照本指導書的要求,全面地完成生產實習工作。實習期間要求做到:

  (1)認真按時完成實習指導人員和指導教師佈置的實習和調研工作;

  (2)每天寫好實習日記,記錄施工情況、心得體會、革新建議等;

  (3)對組織的專業參觀、專業報告都要詳細記錄並加以整理;

  (4)實習結束前寫好實習報告,對政治思想和業務收穫進行全面總結;

  (5)對實習指導人員和指導教師佈置的“專題作業”要及時完成並寫出報告;

  (6)利用業餘時間,結合本工地或本地區自選專題進行社會調查,寫出報告。

  (1)多層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可以從事下述工作或學習下述內容:

  1)柱、梁、板、樓梯的模板構造;模板(定型組合小鋼模)的配板方法(繪製配板圖);模板支撐方式及模板設計等有關內容;

  2)結構配筋情況(分析其是否合理);鋼筋的配料、製備方法;鋼筋綁紮方式、安裝、驗收及隱蔽工程記錄;鋼筋代換;鋼筋的下料長度等;

  3)鋼筋驗收、質量管理;

  4)鋼筋機械及加工工藝,車間平面佈置;

  5)鋼筋焊接及其它連線工藝、冷拉、冷拔工藝及質量控制驗收標準;

  6)先張法、後張法施工工藝及預應力筋的配置、張拉制度及質量控制;

  7)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質量要求、配合比施工控制;

  8)混凝土的製備及機械裝置、摻合料、附加劑的應用;

  9)混凝土運輸(水平與垂直運輸)機械、運輸組織方式及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

  10)混凝土澆築順序;混凝土搗實機械及搗實方式;

  11)混凝土澆築後的養護;拆模時間和拆模方式;混凝土構件的質量和驗收;

  12)施工縫的留設位置及處理方法;

  13)伸縮縫、沉降縫的構造;

  14)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及驗收標準;

  15)模板的定位方法;軸線和標高的控制等;

  16)各種結構模板構造、支模方法、模板配置;

  17)模板安裝及質量控制、模板拆除、維修及週轉;

  18)隔離劑的種類與應用;

  19)工程的流水段劃分和流水施工方法;

  20)現澆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案或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

建築實習報告 篇3

  一、實習目的,任務:

  透過設計院的實習,啦解建築師的基本工作程式、工作方法、職業素質要求,畢業後能更好適應市場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在校的學習下的成果,彌補課堂學習之不足,提高綜合設計的技能,以達到專業培養的目標,建築設計實習報告。

  1.啦解設計院的工作程式,建築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

  2.啦解設計院不同專業相互合作方式,學習建築師的職業素質、及協調能力。

  3.結合實際工作,學習運用計算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和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二、實習內容:

  1.啦解設計院的工作和程式,建築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啦解設計院的不同工種的基本工作內容和合作方式。

  2.啦解有關建築設計的法規、規範、標準。結合實習工作,在實習單位的指導老師的具體安排下,學習運用計算機繪圖,進行建築設計方案或建築施工圖的繪製。

  3.指導老師檢查指導實習工作。

  三、實習日期:***

  四、實習地點、單位:***

  五、實習經過:

  大四下學期,我有幸來到中國建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設計院實習,在為期四個月之久的實習期裡,我進一步啦解啦建築的深刻內涵,從書面的理論水平攀升到與實際結合的新的高度,同時,對具體設計流程,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以及效果圖的要求規範都有啦更深層的體會,空間概念也逐漸明晰,對未來有啦新的定位,相信這段實習經歷在我未來的建築設計生涯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實習報告《建築設計實習報告》。以下是我實習的經歷和心得體會。

  實習第一天,當我來到設計院,端詳那些即將陪伴我度過四個月實習時光的新同事們,環顧著那全然不同於學校的新環境,看著辦公桌上那一疊疊圖紙和牆壁上貼著的成果圖,心情用激動萬分來形容一點不為過,強烈的表現衝動湧上心頭,我下定決心,把這裡當作人生新的戰場,來走好人生關鍵一步,證明自我,超越自我。

  剛來的時候,所長就給我找啦個指導老師,他的名字叫王偉,由於我是自己搬電腦來的,所以平常在學校做的設計都在電腦存著,所長把王工找來,讓我們認識一下,以後好跟著他學習,他開始也沒有給什麼活,就看啦我平常在學校做的設計,給我指點啦一下,在以後的日子裡他就是我的指導老師。

  來這的前兩星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什麼也插不上手,只是這裡看看,那裡逛逛,有的`時候看看書,看看別人畫的圖,給自己找點事做。過啦兩週以後,最終還是公司裡的王工程師給我指啦條路,他告訴我一些簡單的要求讓我用cad軟體畫一個兩層的辦公樓的平面圖和立面圖,終於有事情做啦,於是我就乖乖的做起啦圖。說實話我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經常畫圖,速度和質量相對來說都是很高的,可是當我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後,王工指出啦很多規範上的不足,然後他就耐心地告訴我設計的流程和不同建築種類的設計規範要求。

建築實習報告 篇4

  一、 前言

  學習建築學這個專業已經三年,但是對於城市與建築的概念還是侷限於書本和身邊事物。20xx年6月13日至6月16日為期4天認知實習給予了我們一個“走出去”的機會。在梁獻超老師、劉志峰老師和劉琰老師的帶領下,採用實地觀察、討論的形式,在浙江透過對典型城市空間和標誌性建築的實地考察、認知,增強了我們將書本知識和城市建築、古建築、自然環境結合在一起的能力,讓我們對現代建築、古建築以及自然環境有一個很好的認知,也讓我們認識到了解一個城市不僅要了解它的現代建築風貌,也要了解它的歷史文化沉澱。時間雖短,感觸不少,遂整理成報告,以作總結。

  二、 實習的目的及任務

  本次實習是我們學完了公共基礎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之後對建築進行的一個全面的認識,培養我們對建築的感性認識,是一種密切聯絡實際、增強我們建築認識的教學活動,是大學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透過本次實習能進一步鞏固我們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使抽象的書本知識變為生動的具體的、更為系統的知識,使我們對我國當前建築、結構、施工技術、建築材料等方面的水平和發展趨勢有所瞭解,進一步培養我們的建築設計能力。同時,使我們對本行業的工作性質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培養我們對本專業的熱愛,強化我們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並樹立學習信心和增強專業觀念。

  三、 實習組織安排

  在實習過程中我們分成6人一組進行實地觀察、討論,並按學校安排的行程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赴校外進行實地參觀調研,瞭解、記錄當地的建築、規劃、城市設計等,將所學知識和實習內容互相驗證,培養理性、細緻的工作作風。

  三、 實習時間安排及地點

  本次實習從6月13日至6月16日,共四天。6月11日星期五12:30,我們召開實習動員大會,指導老師向我們說明此次實習的過程安排及實習中要注意的相關問題,6月13號上午7點,我們正式出發前往浙江。下午我們到達烏鎮西柵,老師不做統一的安排,由學生自已去參觀, 6月14日早上八點,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統一參觀了錢江新城。當天下午,我們又去參觀了中國美術館和西湖部分地區。6月15日我們自由參觀了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下午自由安排參觀了西湖的另一部分地區,6月16日上午我們參觀了西溪溼地,參觀完後中午返回學校。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