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

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

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1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都在金秋送爽,丹桂飄香,雲淡風輕的美好時節裡。在我們當地都會舉行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重陽節活動。在眾多習俗中,我最喜歡重陽節,因為重陽糕是我的最愛。

  我們經常把重陽糕做成九層,像寶塔、像山嶽、像樓臺、上面還要做兩隻小羊,以契合“重陽(羊)”之意。奶奶大清早起來就開始忙前忙後。媽媽幫忙採來花朵,奶奶一起清洗乾淨,待清洗乾淨後,倒入麵粉、雞蛋等等其它配料,開始做起花糕,弄成九層形狀後放入鍋中開始蒸。還沒做好,我就已經急不可耐地喊著“媽媽、媽媽,我餓了。”“餓了,也要蒸好再吃”媽媽說道。我就一直盯著籠屜,開始盼著。廚房升起霧來,一點點變多,最後成了霧氣縈繞,美若仙境的景象,哦!快要好了。我心裡更餓了,急切地盼望著。隨著一股蒸汽噴出,香味撲鼻而來,媽媽已經手腳麻利的和奶奶把那白白胖胖的重陽糕端出來放在案板上了,我興奮的跑來跑去,滿廚房跑,滿院子跑。好香呀!,感覺一個個白白胖胖的重陽糕向我招手,引誘我過去品嚐呢!為了防止我被燙了,慢慢拉住我“太燙了,稍微涼了端桌子上再吃”。

  熱騰騰的重陽糕端上桌,奶奶在上面插了一支小紅旗,又點上蠟燭,看到這兒,我疑惑的問“奶奶,你好我媽媽在幹什麼呢?”奶奶笑著說:“現在點燈,一會吃糕,連在一起是‘登高’啊!,小紅旗代表茱萸,避災,帶來好運吉祥。”我才明白還有這麼多說法,傳統文化習俗真的很有內涵。

  終於開吃了,我一邊不停嘴的吃,一邊誇奶奶的手藝好,狼吞虎嚥,差點噎著我了,慢慢拍著我說:“慢慢吃”。吃飽了看著窗外的細雨,想起遠方的哥哥、弟弟,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感覺。

  重陽糕流傳到現在,各地各家都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我最喜歡吃奶奶做的。雖然重陽糕做法不一樣,但是重陽節的意義在我們祖國大地上的習俗是一樣的。

家鄉的`風俗重陽節作文2

  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家鄉要進行一年一度的民間活動——煉火。聽媽媽說煉火之前還有表演,而且媽媽也要去參加表演。

  晚飯過後,我懷著一顆快樂的心來到煉火場。抬頭一看,煉火場那塊地方放著一堆木炭,木炭旁邊有一大塊地方空出來,上面鋪著一塊布。五點三十分,表演時間到了,首先是花頭臺,然後是腰鼓,第三個節目是舞蹈,接著我媽媽也出場了,她們表演的是紅色娘子軍,穿著整齊的軍裝走出來,手中拿著一把玩具槍,演得多麼精彩!

  節目表演很快結束了,人們在那空地上盼著、等待著。那些工作人員把火堆用工具往中間推,然後生起來。那堆火從遠處看去就像一座火山。火越來越旺,人群也多起來了,有些人站在火堆旁,有些站在山上,還有些人拿來梯子站在梯子上,真是人山人海。

  八點左右,煉火活動終於開始了,勇士們到小河邊把腳給洗了,領頭的“勇士”在桌子上說著話,好像為煉火的“勇士”祈求神仙保佑,領頭的祈求完畢,向火堆的四個方向噴了一口水,然後勇敢地衝了過去,後面的“勇士”們相繼衝過了火堆。第二次衝鋒時,領頭的又飛快地衝過了熊熊的烈火,後面的人用他們的工具——鐵鍬把烈火往兩邊翻,翻的時候總有一群群火苗冉冉升起,衝過去時也會有一些火苗升上天空,好像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空中飛來飛去,似乎那些“螢火蟲”也在為那些勇士們鼓掌。煉火漸漸接近尾聲,我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煉火場。回到家裡,我還在不斷地回憶這次煉火的場景。

  煉火是我們家鄉的一種民間活動,它能吸引全國各地的來客,據老人們說,能去邪,保一方平安,讓家鄉的人們一年四季安居樂業,開開心心地生活在美麗的山村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