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常識

西安霧霾原因是什麼

西安霧霾原因是什麼

這幾日西安持續霧霾天,PM2.5持續爆表,霾害可謂“空前”。霧霾下的西安,塵埃瀰漫、煙塵嗆嗓,人們交通出行、戶外活動嚴重受限。大西安,什麼時候才能換我們一片藍天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西安霧霾原因是什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安霧霾原因是什麼 篇1

一、地形原因 霧霾不易被吹散

西安南有秦嶺,北有黃土高坡,西有秦嶺和黃土高坡的結合,東邊又是潼關和黃河形成的通風口,處於“盆”中的西安,在少風又少雨雪、空氣流動性差的冬天,霧霾就像放在一個加了“蓋子”的“盆”裡,難以向外排出。風是空氣汙染物的剋星,但由於西安特殊的地形,使強風不容易吹進來,使得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累計形成霧霾

二、工業汙染 是否存在晚上偷偷排放的情況

除了西安自身的工廠外,周邊城市咸陽,銅川,渭南也都是排汙大戶,汾渭谷地,臨汾 ,運城的髒空氣也是可以流透過來的,因此西安治汙,絕不是西安一家的事情,拋開省外的汙染源不說,至少應該關中城市聯合治汙才會有效果。比方說涇河工業園從傍晚直至第二天早晨,空氣裡都是一股燒焦了的味道說實話,重汙染、高耗能工業生產企業晚上偷偷排放是空氣汙染的關鍵,再次就是供熱企業晚上偷偷排放。大家發現沒有,本來白天空氣質量還是良好,結果一晚上過去就會變成重度汙染,為什麼?照理說晚上小汽車都停止運行了。

三、汽車尾氣

西安機動車保有量突破250萬,按照目前西安機動車增長的速度來看,預計到2020年,西安市機動車將突破400萬輛。據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早在2010年對西安市PM2.5來源進行了科學的`解析,機動車尾氣佔比為17%。

四、建築揚塵 夜間歡樂奔跑的拉土車

各級建設主管部門要求施工現場做到“6個百分百”,即施工區域100%標準圍檔、裸露黃土100%覆蓋、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運輸車輛 100%密閉拉運、施工現場出入車輛100%沖洗清潔、建築物拆除100%溼法作業,理想是好的,但落實不到位肯定也是有的,就本人有次在南三環跟在一輛拉土車後面,就聽見車身不停的響,超過拉土車後就不響了,就是因為拉土車一邊跑一遍露沙子之類的東西

還有什麼焚燒秸稈、路邊燒烤、炒菜做飯之類的被一些專家認為也能造成PM2.5甚至PM10的因素咱就不細說了。

五、其他原因

1、重工業。西安本地的工廠,周邊城市咸陽、銅川、渭南也都是排汙大戶,汾渭谷地、臨汾、運城的汙染都會流透過來。(河北霧霾嚴重一個很大原因也是因為工業)

2、汽車尾氣。西安機動車保有量250萬+,預計到2020年,西安市機動車將突破400萬輛。據中國科學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早在2010年對西安市PM2.5來源進行的解析,機動車尾氣佔比為17%。

3、最後也是最重點的:地理位置。西安位於渭河平原(河谷/地塹)這樣的地形不利於霧霾的飄散(周邊區縣雖然不是城市的中心/繁華地帶但是也是一片地兒南不過秦嶺北未上黃土高原)

最主要主要問題是,在西安鄰近同處關中平原的寶雞和咸陽,前者是陝西的重工業城市,有汽車製造、冶金等,後者是陝西有名的輕工業城市。三個工業城市都集中在面積不算大的關中平原一偶,前有秦嶺山脈,後有黃土高原,三地產生工業汙染形成的霧霾難以驅散,同處一室的西安難以獨善其身。

延伸閱讀:

西安人民如何抵抗霧霾天氣:

防塵口罩

“霧霾天氣中,防塵口罩更有助於保護呼吸系統。”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一病房主任吳曉梅表示,在突發空氣質量下降的情況下,防護重於治療,民眾應選擇科學的防護口罩預防疾病。

對抗霧霾

飲食清淡多喝水。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起到潤肺除燥、祛痰止咳作用。

刺激食物要少吃。

多吃梨、枇杷、橙子、橘子、銀耳、木耳等清肺化痰食品。

霧霾天紫外線照射不足,必要時可補充一些維生素D。

早晚避免開窗子。

最好等太陽出來、霧霾消散的正午時再開窗通風。

室內清潔保溼度。

室內清掃應多用溼抹布擦拭,可在暖氣上搭放溼毛巾來保持室內溼度。從室外回到宿舍,應立即用涼水清洗面部、口鼻等裸露的肌膚。

外出別忘戴口罩。以防粉塵顆粒進入體內。棉質、紗布口罩防塵效果較好,不易過敏,易清洗。

尾號限行提醒

明日(12月20日星期二)0時起機動車雙號限行,西安市行政區域內限行機動車尾號為(2、4、6、8、0)。且西安市中小學(含職業中學)、幼兒園停課。

霧霾產生的危害

首先,霧霾對人體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霧霾的成分非常複雜,包括數百種大氣顆粒物。其中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狀,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研究表明,空氣中汙染物加重時,心血管病人的病亡率會增高。

當霧霾籠罩時氣壓較低,空氣中含氧量有所下降,這時容易感到胸悶。而潮溼寒冷的霧和霾,還會造成冷刺激,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波動、心臟負荷加重等。與此同時,霧霾中的一些病原體會導致頭痛,甚至誘發高血壓,腦溢血等疾病。霧霾天氣,空氣流動性差,長期吸入這些有害物質會刺激人體的敏感部位,容易誘發或重氣管炎、咽喉炎、結膜炎等一些過敏性病狀。

霧霾的治理機制

第一,構建多層次約束機制治理霧霾

國務院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汙染治理。中國面臨的環境危機是全方位的,土壤、空氣、生態環境等都在嚴重侵蝕中國的機體,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甚至是生存都構成了致命的威脅。欣慰之處在於,如今,防治空氣汙染已經成為中國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去年中國政府“大氣十條”的出臺,以及國家衛計委啟動空氣汙染人群健康影響監測系統建設,這些嚴格的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勢必會帶來中國空氣質量的改善,產生顯著的公眾健康效益。 在筆者看來,治理霧霾等大氣汙染,應該系統來看問題,系統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在最表面來就事論事。中國政府除了要把治理大氣汙染上升至法律層面,還應構建多層次的約束機制,進而從制度層面上根治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最新的訊息顯示,中國政府可能賦予環保部在資源方面新的權力,環保部可能將取得對未來相關專案的否決權,並在處罰汙染單位時取得更大許可權。

第二,對霧霾的治理應動用市場機制

汙染是由於市場的驅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肯定與能源消耗有關係,能源消耗與霧霾也是有關係。製造排放的正是企業,企業製造汙染排放和地方保護它們的原因在於有利益,包括就業、利潤等。只有創造一個有效而巨大的節能減排市場,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光靠對汙染企業罰款和整改,那永遠也整治不好。所以市場機制是決定性因素,我們要推動和製造一個比汙染型市場更大的減排市場,讓參與者是賺錢的,能夠解決就業和保持可持續的發展。 在運作機制上,與其他商品市場不同的是,政府在碳交易等環保市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十二五”規劃中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家也都認為綠色產業中是有商機的,只不過我們怎麼把這個市場設計得更完善、更有效率。就像20年前設計股票市場一樣,一開始不夠系統化、不夠規範,我們現在的問題其實就是要讓這個市場規範、可控、降低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應該著力於為企業提供市場基礎設施。

第三,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霧霾天氣的產生與中國當前所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有關,與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有關,也與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有關,其大氣汙染物主要來自工業廢氣、交通尾氣、生活廢氣等多個行業,其產生的汙染具有發生範圍大、影響面積廣的區域性特徵。而且大氣汙染治理是一個多環節密切相關的系統性工程,只要一個環節出問題,大氣汙染物減排就會受影響。 因此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霧霾天氣。 首先應建立霧霾發生區域跨省區聯動法規政策,制定更為嚴格的汙染物排放標準及政策,採用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城市公交系統最佳化等綜合手段,實施跨省區、多部門(工業、能源、交通、環保等)聯動機制,政府與民間合力,實現多項汙染物協同減排目標,達到防治霧霾目的。 其次是各級能源部門提高燃油、燃氣、燃煤等各種能源產品質量,鼓勵開發和採用清潔能源,限制高汙染能源的供應及使用;發改委及工信委對落後產品、裝置實施更嚴格的淘汰制度,防止高能耗、高汙染企業及裝置排放大量汙染物;交通部門對車輛進行嚴格管制,淘汰尾氣排放不達標車輛;環保部門加大排汙企事業單位監管,劃定空氣質量管理區域,並強制在規定期限內達標,對區域環境空氣質量不能達標的地區,實行區域工業專案限批。 再次,倡導綠色生活理念。保護環境,治理霧霾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應該全民動員、人人參與,從我做起,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共同保護我們周圍大氣環境的綠色生活理念。儘量選擇地鐵或公交系統、減少私車出行;節日期間拒絕燃放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減少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