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精選1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

在週三的區域活動時,孩子們都玩得很投入,忙得也不亦樂乎,心情愉快的我在每個小組裡指導著。

忽然,王俊龍對我說:“老師,她不肯給我積木,我搭不出好看的房子了。”邱雨也搶著說:“他一直問我要,我自己都搭不好了。”

原來,邱雨和王俊龍在認真的玩建構區,邱雨想搭一個漂亮的花園,王俊龍想搭建一座小房子。但是由於材料比較有限,所以他們在玩的時候感覺自己少了一些可以操作的積木,於是王俊龍只好問對方要一些積木,但是要了幾次,邱雨也不願意給他了,因為自己也越來越少了,感覺自己要完不成漂亮的花園了。看到邱雨不願意給自己積木了,王俊龍只好向我“求救”了。

瞭解了情況後,我問:“你們搭的一個是花園,一個是房子,那麼,房子可以不可以建在花園裡呢?”“可以!”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那你們能不能合作呢?王俊龍可以在邱雨的花園裡搭建房子,邱雨可以在王俊龍的房子外面搭建圍牆和一些玩的地方,邱雨也可以用雪花片來裝飾花園,做出各種花朵了呀!”

聽完了我的話語,他們想了想說:“對呀,為什麼我們沒有想到呢?這樣子就可以變成更大更好看的花園了呢。”說完,兩個孩子開始合作起來,一個做房子,一個搭圍牆、做花朵,很快就有了更好看的花園了,邱雨開心地把自己做出來的花朵裝飾進去,一下子他們就完成了。他們一起欣賞自己的傑作,感覺特別的滿意。也在一邊觀察的我,心裡也快樂極了。

在解說時,我請他們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他們也非常自信地介紹了他們的作品,還同時強調了他們剛開始搶積木,導致自己都搭不好,後來他們合作起來就變成了更好看的花園。

孩子的快樂往往來自他們自己的成就,自己的成就又往往來自他們的合作!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平時我們也要多設計一些讓孩子們親密合作的活動,在他們動手又動腦的同時,也加強了交流、理解與合作,孩子們在交流與合作中才能體驗到更多的樂趣!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2

今天的風很大,天空中不時會有颳起的土和小草。從廁所回活動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著天空大聲地喊起來:“快看哪,天上什麼飛來了?”。我和小朋友都隨著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見從北方有一個很大的白色東西向南方飛來,隨著那個白色東西越來越近,小朋友有的說是飛機,有的說是大鳥,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說是飛碟。白色的物體離我們很近了,終於看出了是一個很大的白色塑膠布,小朋友們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動室,很多孩子還在討論著那個白色的塑膠布。我見他們還對那塊塑膠布那麼感興趣,就問他們塑膠布怎麼會飛到天上去呢?透過討論孩子們明白了風大了就會吹起來,很大的風會給人們帶來很多不便,甚至還會把大樹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點的風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發電,吹乾衣服等。我又問孩子們塑膠布和塑膠袋飄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說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說不講衛生。針對這些我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讓他們懂得塑膠袋舊電池等這些東西,對環境破壞非常嚴重,不能隨便亂扔,看到垃圾要撿起來放到垃圾桶,從而培養了孩子們的環保意識。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3

作為教師,更應該付出更多的“愛心”來愛這些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快的讀懂他們。

“老師,讓我來分吧!”早點時間到了,我提著籃子匆匆走到孩子們中間,就聽見徐世英小朋友在我背後輕聲說,我扭頭一看,她張著兩個小手,抬頭看著我,正等待我的答案。“好啊!”我一邊說著,一邊將幾個小蛋糕放在他的小手裡,接到蛋糕,他馬上“忙”起來了。

說起徐世英,他確實算不上我們班非常乖巧聽話的孩子,在剛進幼兒園時,她的調皮好動愛哭也著實讓我和其她老師“頭疼”了一陣。慢慢的,我發現徐世英不像很多調皮的孩子一樣,“混世小霸王”似的,只知道玩,不學知識。他調皮好動,卻也非常聰明好學,在老師講故事、發書給小朋友、教小朋友唱歌時,他都一改往常的調皮好動,靜靜的聽著,認真的學著。不僅如此,興樺小朋友喜歡出頭,當老師帶小朋友複習以前學過的歌曲時,他就站在前面,面對大家,做給其他小朋友看;當我帶小朋友戶外活動結束回教室時,他就站在門口,像老師似的摸著小朋友衣服,讓他們一個一個進來,雖然這也時常讓許多膽小的小朋友不敢進教室;當我們開始吃飯時,他就跑過來“忙前忙後”。

認識到這一點,我跟其她老師也不再認為他那是不聽話,違反紀律了,而是時常滿足他的“小虛榮心”。結果,他卻明顯比以前聽話了。最讓我意外感動的是,他的那一句“謝謝”。離園時間到了,我像往常一樣給孩子們穿好外套,戴上帽子。“老師,我鞋帶開了。”徐世英在我旁邊說。“那老師幫你係上”,我笑著說。我蹲下身,幫他繫好鞋帶,我剛要站起來離開,“謝謝”,他輕輕的抿著嘴說。聽到這兩個字,我一愣,參加幼師工作幾年了,每天離園時,幫小朋友穿外套、戴帽子、繫鞋帶,徐世英是第一個對我說謝謝的小朋友,這兩個字也在我心裡盤旋了很久,我又進一步認識了這個調皮好動卻也聰明好學的孩子。看到孩子的進步我心裡感到特別的高興。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4

在一次集體活動後,我就開始了與孩子們閒聊。

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老師嗎?”

孩子們說:“喜歡。”

就連平時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都隨聲附和著,我聽了心裡很高興,也很激動。

我接著問;“那你們為什麼喜歡老師呢?”

各種各樣的回答開始了,有的說:“因為老師很好。”有的說:“因為老師很漂亮,所以我就喜歡你。”因為老師的心很好,所以我就喜歡老師。”“因為老師給我們分點心、分飯,就像媽媽一樣,老師真好。”......

在聽了孩子們的話以後,我的心裡好欣慰、好感動。真正的真心付出換來孩子們的真心回報,只有坐在最前邊的柄諺不說話,我就知道柄諺有話要說,因為每一次他都能語出驚人,每次提出問題時,他的回答都和別人都不一樣,我也知道他在想著什麼。

我一聽哈哈大笑,孩子們也因為他的回答與眾不同和我一塊哈哈大笑。

在晚上睡覺前我陷入沉思,我在想,孩子們多麼天真、可愛,從來沒有一點虛情假意,老師在他們的心中多麼完美,多麼神聖。只要你真心對待這些孩子們,他們就回真心的愛你,真心付出的愛換回孩子們無私的愛,我覺的這種愛太偉大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在孩子的眼中,老師的愛比爸爸媽媽的愛還要深,有的時候看著這些無知孩子的孩子,經常感到自己對他們的“嚴厲”而感到後悔,經過這次談話,我相信我對孩子們的態度會改變的,老師在他們的心中地位太高尚了,我會收起以前的“嚴厲”,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無知的孩子,別無原因,因為孩子愛老師勝過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這種愛只有我們作為幼兒教師才能體會得到,我應該好好珍惜和享受這種純潔的愛,在以後的日子裡也將投入更多的愛來對待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讓孩子在充滿愛的陽光裡健康成長。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5

今天,在小五班的活動課上,我教孩子唱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沒想到這首歌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鳴,許多小朋友跟著唱了起來。啊,有那麼多小朋友也會唱這首歌,並且,許多小朋友還一起表演起來,他們唱啊跳啊,臉上流露出幸福的微笑……

突然,歌聲中傳來了不和諧的聲音,並且越來越高,一聲嚎啕大哭打斷了大家的歌聲。我和小朋友們都禁不住地向哭聲望去……一個小姑娘正趴在課桌上,大聲哭著呢!“是誰?怎麼了?”我急忙問方玲玲你怎麼了?她說她沒有媽媽她爸爸媽媽離婚了!她媽媽不要她了!,許多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說著。“噓!”我急忙制止了孩子們的聲音。

原來,玲玲的媽媽離婚後去外面打工一年多了,她跟爸爸生活。“我要媽媽!玲玲繼續哭著說,看著可憐的孩子,我一邊哄著她不哭,自己心裡也是酸酸的,我說“讓老師臨時做你的媽媽,好不好?”

活動課結束了,小朋友都跑出了教室,只有玲玲還坐在那兒呆呆的望著我,“玲玲該出去玩了!”我走過去,彎下腰,輕聲的說。“老師!”她站起來怯怯地,小臉紅紅的說:“你可以抱抱我嗎?”“想媽媽了!對吧?好孩子,來抱抱!”方玲玲緊緊地抱著我的脖子,就像回到了媽媽的懷裡。“謝謝老師媽媽!”就在我彎腰把她放下的時候,孩子響響得親了我一下說著,臉上帶著幸福的微笑跑了出去。

事後,我在想,作為老師愛孩子是應該的,同時,能獲得孩子的愛也是幸福的。但是,我想問,媽媽的愛是別人能代替的麼?孩子心理上缺少的愛誰來給她呢?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6

大班美術活動中,我們教孩子們折紅花,童童很快就學會了,展開的花瓣像振翅欲飛的蝴蝶,漂亮極了。童童自豪地把紅花插在書包上,惹來同伴羨慕的目光。這時,童童神秘地對我說:“教師,我還想再折一朵紅花!”我不解地問:“為什麼呀”童童驕傲地說:“我想帶一朵紅花給妹妹。等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她就能夠上小班了,妹

妹說她也上我的好幼兒園。”孩子純真的話語深深打動了我的心。這足以證明我們和孩子之間已經建立了深深的師生情,我們的幼兒園是一個充滿關愛、歡樂自由的地方,那裡是孩子們歡樂的天地,幸福的搖籃。我們的職責是一次又一次愛的傳承,有愛就有歡樂。

有人說:“幼兒眼中的好幼兒園,一是有愛,二是有自由。”其實不難發現一個溫柔的教師、一個溫暖的教室,是孩子們尋找和喜歡的地方。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鼓勵的話語足以讓孩子高興好長時間。他們期望教師關心自我,盼望擁有很多的好朋友,渴望能開開心心地玩耍遊戲而不被爸爸媽媽束縛自我的自由。教師每一個愛的表達、愛的撫摸對幼兒來說都是一次莫大的鼓勵和感染。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早晨孩子們會愉快地跟爸爸媽媽說再見,然後張開雙臂投向教師懷抱,開啟一天完美的生活。當孩子們在假期裡還盼望著上學時,當被孩子們稱為“好幼兒園”時,我們感到無尚的光榮和無比的幸福!因為,有愛就有歡樂!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7

今年幼兒園新增了一個託班,我很榮幸地成了這班的孩子王。一天午飯前帶孩子們上廁所,我鼓勵孩子們自己褪、提褲子,結果早上來園愛哭的肖曼成功了。我一邊幫別的孩子提褲子,一邊表揚她。

睡午覺時,我整理孩子們的衣褲,發現肖曼的褲腰溼了。怎麼回事呢?她自己會褪下褲子、提褲子,這麼能幹的女孩,怎麼會尿溼褲腰呢?是褲子褪得不夠下嗎?

第二天上廁所時,我還是要求她自己褪下褲子,雖然看著還行,但是有了前車之鑑,我又把她的褲子往下拉了一大截,直至膝蓋。這回總不會尿溼了吧!可是意想不到的事還是發生了。她自己提好褲子,我特意摸了摸她的褲腰。天哪,又尿溼了。手忙腳亂地幫她換好褲子,我問開了:“肖曼,在家裡你是怎麼尿尿的?”“小馬桶,坐著尿尿,還有媽媽抱著尿尿”。難道是她剛學蹲著尿尿,沒完全蹲下去,遷股?

又一次上廁所,我站在她的後面,看著她蹲下去,她蹲到大腿與小腿成90°時不動了。原因找到了,我趕緊把她往下按。她因為不習慣有點害怕了,我一邊安慰她,一邊扶著她的身子。尿好了,我笑眯眯地說:“肖曼,摸摸你的褲子,有沒有溼?”她摸了摸樂呵呵地回答:“沒有。”“那你以後尿尿時一定要往下蹲哦”。

此後,這孩子再也沒尿溼褲腰。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8

早上來園的時候,瑞瑞媽媽笑著對我說:“孫老師,瑞瑞有問題要問你!”乍一聽,我還有點疑惑,這孩子又有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呢?我便低下身,摸摸他的頭問道:“瑞瑞有什麼問題,說說看吧!”小手停止擺弄積木,瑞瑞歪著腦袋認真地說:“老師,幸福是什麼?”我略想了一下,便告訴他:“幸福,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覺,你覺得呢?”可是分明看見瑞瑞眼裡還是有些不解,瑞瑞媽媽在一邊補充說:“瑞瑞,媽媽是不是也這樣告訴你的呢?”原來瑞瑞媽媽也給了他一樣的答案,可瑞瑞並沒有回答我們的話,小手繼續擺弄積木。“對孩子來說,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應該更好理解。當然幸福對不同的人來說意義是不一樣的!”也許是為了掩飾一下剛才回答的尷尬,我又對瑞瑞媽媽補充說了這句。

瑞瑞媽媽走後,我又仔細地想了剛才瑞瑞的這個問話:到底什麼是幸福呢?曾經也在書上讀到過許多關於幸福的答案,比如說:幸福就是在你非常飢餓的時候,有一個冷饅頭;幸福就是在你非常寒冷的時候,有一盆碳火;幸福就是在你回家的時候的時候,飯菜已經端上桌子上來了……但是這樣的答案都太過深奧,對於我們小班的幼兒來說,幸福,應該是更易被理解和接受的答案,它們應該就是來自於幼兒生活中的一些快樂的感受和開心的事件。

於是我又重新走到瑞瑞身邊告訴他幸福的感覺是什麼,瑞瑞睜大了眼睛仔細地聽著我說,聽完後他想了一會,忽然他轉過頭來對我說:“老師,奶奶給我買漢堡包,我很幸福!”“對,你說的很對!”我表揚了瑞瑞,這次瑞瑞很開心的笑了,“老師表揚瑞瑞,瑞瑞很開心,也是幸福的感覺哦!”看著孩子露出了快樂的笑容,我突然很感動於孩子的這種天真與單純,對於他們來說,幸福就是簡簡單單、實實在在的快樂。

之後,在餐前活動的時候,我又和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幸福是什麼》的故事。

湖邊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小兔子的家。小兔子很好客,每天都有朋友來她家聊天。這天,來了白鶴、山羊和長頸鹿,他們聊到了“幸福”的話題。幸福是什麼呢?白鶴說:“只要能天天在水中,看見天上的雲朵,這就是我的幸福。”說著,白鶴跳上小白兔家的窗臺,他看見了倒映在湖水中的雲朵。山羊說:“只要能天天聞到綠草的清香,這就是我的幸福。”說著,山羊跳上小兔子家餓窗臺,他聞到了湖邊綠草的清香。“我沒有你們那麼浪漫。”長頸鹿長長地嘆口氣。“如果有一天,我能舒舒服服坐下來喝杯茶,那就是我的幸福了。”長頸鹿的脖子那麼長那麼長,他喝水非常困難,只有趴下兩條前腿,才能喝到水。他們問小兔子的幸福是什麼?小兔子說:“長頸鹿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小兔子讓長頸鹿坐在高高的椅子上,長頸鹿的四條腿伸直了。小兔子把一杯香茶,放在自己的兩耳之間,兩隻長耳朵絞在一起,旋轉著把香茶送到長頸鹿的嘴邊。長頸鹿就這樣坐著舒舒服服地喝到了一杯香茶。

故事中的小動物形象都是幼兒熟識和喜愛的,從他們的對話中,幼兒更直接的感受了幸福是什麼的定義。在聽完故事以後,我再問孩子們幸福是什麼的時候,孩子們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完全被打開了,“我今天又得到一顆五角星,就是我的幸福”、“媽媽帶我去公園玩,我很幸福!”“爸爸給我買了一輛遙控汽車,很好玩,我很幸福!”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9

家長開放日作為家園聯絡的重要形式,是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瞭解幼兒在園學習、生活的視窗,是一項家長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的活動。我們小(三)班的小朋友經過在園的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生活,學會了許多新的本領,他們非常想把自己學到的本事表現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看;而家長們呢,也非常想了解一段時間以來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到底是怎麼學習和生活的?自己的孩子真的象老師講的那樣進步那麼大嗎?

在小朋友和家長們的期盼中,我班開展“家長開放半日”活動。首先,我們向家長展示了晨間鍛鍊和小點心的'開展情況。接下來,我們兩位教師展示了兩節教學活動。

錢老師語言活動《我是一個大蘋果》,從教材的選編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喜歡兒歌,朗朗上口;喜歡角色扮演)和心理特點(活潑、好動;對吃的東西較感興趣),讓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學念兒歌,並有興趣地嘗試仿編兒歌,明白吃東西前要洗手。透過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發散思維和社會性情感,讓幼兒不但喜歡吃大蘋果,而且也喜歡吃小蘋果。並且願意請客人先吃蘋果。

我的是綜合活動《我的“風箏”飛起來》。我們班許多的孩子,已經有過放風箏的經驗。風箏顏色、形狀豐富多樣,對小班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利用我們身邊常見的資源——塑膠保鮮袋,讓幼兒探索讓塑膠袋飛起來的方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自己發揮想象、動手動腦,讓他們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中得到了支援和鼓勵,透過讓看看、想想、說說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探索“風箏”的製作法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勇敢地試一試,孩子們非常樂意接受這種方式,嘗試起來也信心十足。最後孩子們高舉自己製作的風箏,奔跑著、嬉戲著,小小的風箏帶給它們非常大的樂趣,他們體驗了製作成功的快樂!

在半日活動的最後,我們召開了簡短的“家長會”。向家長簡要介紹了半日活動的主要活動安排和各項活動的目標,家長在半日活動中主要看什麼?怎樣看?介紹了近二、三個月來班級的主要活動、班級環境、班級幼兒的進步和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讓家長比較全面的瞭解我班的各項工作。

本次活動內容豐富、緊湊,比較全面的向家長展示了幼兒在園生活的各項主要活動。不管從孩子,還是家長來看,都很開心。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母來參加活動並和自己做遊戲,都非常興奮,活動的情緒非常高昂;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這麼大的進步,也非常的開心。並且透過半日活動,家長們也更能瞭解班級開展的活動和工作的辛苦,從而更能理解老師的工作。家長們紛紛對本次活動表示滿意,對老師表示感謝!

感謝各位家長積極參加本次活動,希望家長朋友們能一如既往地關注和支援我們班級的活動!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0

有一次在淳安機關幼兒園參觀小班教室時,發現他們的桌子上都貼有一個個代表不同組別的水果標誌,一週還貼有各自的學號的小標籤,瞭解之後才知道,這是方便小班孩子吃餐點時擺放小杯子的,我覺得很有用,於是週一上班時,我立馬就剪了很多小圓點,也在每組的中間根據幼兒的認識貼好各自的小圓點,並告訴幼兒在老師倒牛奶或果珍時將杯子放在自己的小圓點上,這樣實行了一週下來,孩子們在桌上亂放杯子的現象好了很多,打翻杯子的現象也少了,真的很有用。

其實在我們幼兒園做早操時,孩子們都會站在各自的小圓點上做操,一來隊伍整齊,二來還可以幫助幼兒保持適當距離,方便活動。一個小小的圓點作用可真不小,於是我在班裡又張貼了一些小圓點,有的貼在飲水機前,一人一個圓點站好,方便幼兒一個一個排隊喝水;放學時,每個小組一個圓點,小排頭站在圓點上,幫助他們找到各自的隊伍。接下來,我還設想在區域活動中以小圓點來確定每個區域的人數,幫孩子們直觀地認識到每個區域的人數限定,使各區域活動的人數能得到均衡。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好辦法,只是一時還沒開竅,要是找到了正確的方法,那我們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了,這就需要我們做個有心人,稍稍改變,就能生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在這方面,我還得多加努力!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1

我是小班的老師,在我班上,有一個小女孩,就叫她奕奕吧。從上學期入園,就一直是個獨立、極有主見、外向的樣子。我時常在暗暗地想:她的父母是怎樣的教育,才有了這麼個“早熟”的奕奕。

前天奕奕發燒,她媽媽帶著她在幼兒園門口打電話,當我看到是,奕奕的臉上出現了少有的表情,我讀不懂。好像是難過、渴望……而她媽媽竟是一臉淚水。我沒想太多,只是以為心疼孩子。今天,奕奕病好回來。她媽媽請求我如果奕奕有什麼不舒服,就打電話給她。她和奕奕爸爸是離婚了的。我心裡咯噔一下,怪不得!奕奕的身上散發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氣質。然而午睡後,她的一個笑讓我覺得我再次是錯誤的。那時她請求我給她扎一隻辮子,我如她所願,高高的紮了一隻。我看著她回到位子上,卻未坐下。只見她遠遠地盯著遠方,發自內心地笑著,許多,才緩緩地坐下。我順著她的目光,發現了她看著的地方是一面鏡子。天吶,那一刻我的心竟是那麼疼。

對不起,孩子。我竟被你的外表所騙,很長一段時間忽略了你也是需要保護的。我知道了,不管你是不是我們班的大姐姐,是不是堅強到別人欺負不了你,在我眼裡,你只是個孩子。一個需要更多的愛、依然有一顆天真稚嫩的心的寶貝!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2

總是在流水與大地頂牛、賭氣的時候,或者在山險水急、山和水互不買賬的時候,橋就來了。橋將身子趴下,手搭牢這邊,腳踏實那邊,此時,爭強兩方便不由得笑了,氣也全消了。世間總有磕碰,有了橋,不知少了多少疙疙瘩瘩。

小班下學期,我們小三班的吳老師被調入小小班,所以,錢老師調入了我們班。所以開學前報到收費的時候,我就一一和家長們打招呼,告訴他們此事,大家對這樣的分配都沒什麼異議,於是我也就覺得這沒什麼問題。

幾個星期過去了,小班幼兒的情緒也漸漸都穩定下來了,只有個別的幼兒早上來園的時候還會哭哭鼻子,我們老師安慰引導以後,就能很快的穩定下來。然而,一天中午,我在電腦前列印東西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子怡爸爸的電話,子怡爸爸的語氣非常激動:“老師,我們子怡最近上幼兒園總是哭,你們班是不是換了老師了?怎麼小班下學期就換掉了老師呢?……”

不容我說話解釋,他一口氣的'說了幾分鐘,在我印象裡,子怡爸爸40來歲,平時來接送,態度都很和氣,與我們老師笑眯眯的,說話不多,也沒有和我們過多的交流過什麼,今天這樣的態度令我一下子有點吃驚,他繼續說:“我知道你們老師平時很疼自己子怡,甚至比媽媽還要疼孩子,可是現在我們的孩子不想上幼兒園,你們幼兒園到底是怎麼搞的?

你們園長電話多少?”他說話的中間,我也想和他解釋我們幼兒園的安排,還有孩子的一些情況,可是他的情緒一直都很激烈,他甚至說:“我很疼自己的孩子的,我今天是忍不住了,我知道我脾氣不好的,如果你們不把老師換回來,我是要打電話到教育局的!”當時我心裡就想,他這樣的火頭,看來我的解釋當場未必能聽進去,所以我就耐心的聽他說,讓他說完以後,我告訴他我會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的,請他等待我的答覆。掛掉電話以後,我的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靜,突如其來的這個電話,讓自己有所震驚,也有一些的委屈。

我心裡明白,不可能因為子怡爸爸說要換回老師就和園長說去換老師,我想這中間,完全是可以有辦法解決的。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先後和子怡、子怡媽媽進行了交談。

在與子怡談話的過程中,我驀地發覺,原來在換新老師以後,我就認為孩子們理所當然的會接納新的老師,在這方面的情感教育和禮貌教育方面,我是做得不夠的。就在當天放學前的談話中,我對全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強烈”的情感教育。我問孩子們:“你們喜歡我們的錢老師嗎?”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喜歡!”我又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吳老師去了哪裡嗎?”大部分孩子回答不知道,有幾個孩子說見過吳老師,我趁勢引導,告訴他們吳老師去帶比我們更小的小弟弟小妹妹們去了,我們以後可以去吳老師班做客,去看看吳老師。

和孩子們的這番談話,其實讓我有點感動,孩子們對老師的愛是單純、真摯的,他們不可能戴著有色眼鏡去挑剔自己的老師,而是表現出對曾經熟識的老師的一種親切感和喜愛感。我問子怡:“你喜歡我們的錢老師嗎?”子怡也點頭說喜歡,“錢老師也一樣的喜歡班上的每個小朋友,錢老師還希望子怡以後上幼兒園不要哭鼻子,如果能做到,老師會獎你一顆五角星的。”子怡小朋友並不是不喜歡現在的錢老師,只是她可能年齡小,對過去的吳老師還有些依賴。僅僅是老師這番話、僅僅是一顆鼓勵的五角星,以後的日子裡,子怡就像一下子明白了許多似的,天天都能微笑著上幼兒園了。

看著她的轉變,再和家長交流的時候,子怡媽媽也會心的笑了。我囑咐子怡媽媽:以後子怡遇到什麼狀況,都要和我們老師交流,孩子在家裡的很多事情我們老師不知道,這對孩子的幫助會小很多。我也呼籲我們班的家長:有話要說、有事留言。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3

又到了午睡時間,孩子們像往常一樣閉著眼睛靜悄悄的躺在床上,聽我講故事。我就想:與其每天拿著故事書照本宣科的念故事給他們聽,不如自己編一個講給她們聽!和他們朝夕相處,難忘的是一大堆。今年新來的吳坤丹小朋友很喜歡幫助別人,就拿她來當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吧!

故事裡講述了小丹丹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老師在遊戲活動時所發生的事情,有很多情節是講小丹丹小朋友平時幫助老師“解釋班上個別幼兒說的布依話”來編的。小朋友們聽到津津有味,這時吳坤丹小朋友知道老師說的是她小臉蛋上表露出興奮的表情,兩隻小眼眯成了小柳芽。

起床以後孩子們都過來問我:孔老師!剛才我們午睡時故事裡的小丹丹是不是我們班新來的吳坤丹啊?我就問:你們為什麼認為是吳坤丹小朋友呢?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回答我,應為我們班韋清理和查蘭穩是布依族不會說漢話他們說的我們也聽不懂,都是吳坤丹翻譯出來講給我們聽的。我很高興的說:對!以後誰表現好老師就把他編到故事裡。

從那天起,我每天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言行舉止,編了一個個動聽的故事在午睡的時候講給他們聽。由於把他們編成了故事裡的主人公,他們每天不但表現很好、還帶著滿臉的笑容回家,我覺得我利用了一個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4

中午將孩子們安頓好之後,我才抽出一點時間坐下來發一些感慨。坐在孩子們跟前,看著他們熟睡的臉龐,心裡暖暖的。今天是週一,課間休息時,我教給孩子們一首今年春節晚會上的歌曲《如果你們愛我》。孩子們高興地唱著、表演著,表情、動作非常可愛。突然班上一位小女孩跑到我跟前說:“老師,你愛我嗎?”呵呵,我開心地抱著她說:“愛。”小女孩害羞地跑了回去。其實孩子的愛就這麼簡單,簡單到只是一個擁抱,一個簡單的“愛”字,而孩子天真的話語也能觸動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感到一絲的溫暖。

記得有一次帶著孩子們到戶外去玩滑滑梯,這時周朝小朋友過來抱住我的腿說:“老師,你上來和我們一起玩吧!”看到周朝明淨、清澈的眼神,我的心又被什麼輕輕的撞了一下,孩子更喜歡和他喜歡的人一起玩樂。這時又有好幾個小朋友也來到我的身邊,笑眯眯的看著我說:“老師,你也上來和我們一起滑滑梯吧!”有這麼一大群孩子想著我,我心裡真的好高興!考慮到我不僅是孩子們的朋友,更是孩子們在園的保護者,責任重大。我蹲下來和他們交流:“老師要保護小朋友的安全,你們先去玩,等你們再長大一點,老師和你們一起玩,好嗎?”孩子們不情願的點了點頭,跑去玩了。看到孩子們失落的表情,我心裡有些難過。其實我何嘗不想和自己喜歡的孩子們一起體驗童年的快樂生活。老師的一句話可以影響孩子的發展,同樣,幼兒的一句話也可以觸動老師日後的發展。我努力做孩子最親密的朋友,我將與孩子一起成長。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5

還記得孩子們剛進小班的時候,基本上穿脫衣褲、鞋子都需要老師的幫忙,在家都是由父母照顧的服服貼貼,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就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經過一個學年的鍛鍊,在小班自理能力的比賽中,孩子們紛紛大顯生手。我們先在班級裡進行選拔賽,然後選出最快的六名孩子參加了小班年級組的比賽,鈴聲一響,小選手們紛紛以最快的速度穿上套衫,褲子與鞋子,一氣呵成,完成了趕緊舉起小手,同伴們在邊上喊加油,感覺班級的老師在邊上比參賽的小選手還要緊張。

在比賽的過程中,我們欣喜的發現,孩子們真的長大了,變能幹了,學會自己穿衣這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升入中班後,我們繼續要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還要學會別人的事情幫忙幹,大家的事情搶著幹,孩子們,我們一起努力吧!

去年我們進行了班級年級組的“兒歌比賽”,今年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比去年進步了,詞彙豐富了,語句連貫了許多。平時我們也注重孩子語言方面的培養,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培養他們良好的傾聽習慣,並透過提問,培養孩子語句的連貫性。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班級進行了“講故事表演賽”活動,孩子們都踴躍參加,講的故事內容還真豐富有“小貓釣魚”“小馬過河”“小紅帽”“井底之蛙”“小雞的夢”“小白兔餐廳”“小豬嚕嚕”“汽車嘟賭”“黑貓警長”“小霸王胖胖”等等,有的孩子邊講邊配上了可愛的動作,有的孩子還真出乎意料的講的精彩,我對他們都豎起了的大拇指,並頒發了“巧嘴娃娃”的獎狀,孩子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雖然只是表演賽,但孩子和家長們都很認真對待,所以適當進行一些競賽也能促進孩子們的發展,孩子拿到巧嘴娃娃的獎狀都顯的自信滿滿,我們也一起尋找了不足的地方,比如聲音可以再響亮一些等,我們一起計劃到了中班繼續進行那樣的比賽。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6

經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日你學什麼了?你怎樣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麼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境能夠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日,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教師經常經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異常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欲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奕奕是個本事比較弱的孩子,在班裡,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齊玩遊戲。並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說:“怎樣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奕奕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境的本事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們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經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資訊: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記得奕奕剛來園時,整整哭了兩週,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進取勇敢的表現,如今,他已經順利的升入一年級了,我們都為他高興!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7

文瑩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她學習知識都很好,上課也很認真的聽,各方面表現都不錯,可是文瑩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挑食,平時裡,她不喜歡吃肉,把肉挑到一邊,過幾天看見不喜歡吃的菜又挑到一邊,一口也不動。不論教師怎樣勸,就是不吃。在與家長多方交流中也發現,她在家裡也是這樣的,挑食很厲害,家裡也沒有辦法,家裡人都很寵著她,就異常喜歡吃零食,整天大把大把的零食。爸爸媽媽還好一些,就是爺爺奶奶異常慣著她,她要什麼爺爺奶奶就給她買,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所以文瑩看起來異常瘦弱,弱不禁風的樣貌。

一次中飯,吃的蘿蔔菜,我看見她把蘿蔔挑到一邊,我走了過去,我問她:“文瑩,你為什麼不吃這個呀?”“它長的太難看了,一點也不好吃。”“你沒吃就說難吃呀!”“肯定不好吃,我才不要吃呢?”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今日講的小白兔的故事,然後對她說:“文瑩,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小白兔最喜歡吃蘿蔔了,你看小白兔多漂亮呀,它就是因為吃了蘿蔔才變漂亮的!”文瑩看了看我,眼睛眨了眨說“是真的嗎?”我點點頭。她夾了一塊放到嘴巴里,然後又吐了出來,“不好吃!”我忙說,你剛放到嘴巴里可能是有點怪,可是小白兔在嘴裡嚼嚼就可香了。然後她又夾了一塊放到嘴巴里,嚥了下去,之後看見她把所有的蘿蔔都吃光了。

從這以後,我每一種菜都編一個故事,之後每一天吃飯的時候,她還會和別的小朋友說“這個吃了會長高,會漂亮的!”然後大口的吃了起來。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8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提高的。如何使遊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我的遊戲,如何在遊戲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麼,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揮潛能的機會。

遊戲都有規則,有的是明顯的規則,有的是隱藏的規則。遊戲的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能夠在孩子選擇了“今日玩什麼”後,再來問問:“你們想怎樣來玩這個遊戲呢?”此時,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規則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當一個遊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我們能夠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就會自我得出一個結論——“這樣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總動員”時,幼兒提出了很多種玩的方法,有的能夠一個一個套在一齊,幼兒能夠把它們一個搭起來等不一樣玩法。”經過實踐,孩子們提出的規則要求沒辦法完成或是很難完成時,我們也要讓他們去試一試,在試過之後他們自然而然又會得出另一個結論——“這樣玩是不行的!”。例項證明遊戲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選擇了行為方式,才能真實的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反映他們的發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總之,撒開手讓幼兒按自我的意願,獨立自主的去選擇遊戲的方式方法、規則要求、主角材料,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進取性。開展遊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歡樂,從而也會體現出遊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第二學期小班教育隨筆 篇19

在戶外活動之前我利用空閒時間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孩子們很喜歡聽。故事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小動物想吃樹上的蘋果,可是夠不到怎麼辦?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我沒有按照故事的原文給孩子們講,我故意把這個問題拋給孩子,因為具備思考的頭腦和解決生活遇到的困難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綱要》中明確指出的,與園本課題《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不謀而合。

透過故事對幼兒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是最佳途徑。我直接把問題提出來:“小朋友能想到什麼更好的方法嗎?”只見孩子們積極發言,想到了許多的奇妙的辦法。西西說:“老師,可以讓小蛇爬上樹去摘蘋果,跐溜跐溜的,因為它會爬樹。”雖然西西的語言不流利,但是他的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可是也引來了一陣議論,“一個蘋果夠誰吃的?”明明說。西西不服氣的說:“我拿一包小蛇來,都跐溜跐溜的爬樹,能有好多的蘋果的。”大家不禁為西西的想法鼓掌。丁丁毫不示弱的說:“我家有鉤子有板凳,用鉤子鉤蘋果、用板凳夠蘋果就行。”又是一陣掌聲,大家情不自禁的為愛動腦筋的同伴鼓掌。

聽著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我順勢引導:“還有誰有更好的辦法,我們大家都喜歡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小猴子也能上樹”佳佳說。“大象有長鼻子”琪琪說,大家都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又是一輪激烈的發言。作為我們教師就要時時刻刻裝著教育目標,日常活動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很好的教育契機,孩子們在故事的引導下,在積極的發言中,學會了動腦思考問題,這是遇到問題最佳的處理方法,我也把這種對待困難的態度延伸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引導孩子們形成積極的做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