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七課知識點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七課知識點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掌握某個問題/知識的學習要點。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七課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七課知識點 篇1

[知識要點]

一、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鐵農具出現在春秋時期,戰國時期廣泛使用。

牛耕出現也在春秋時,戰國時期推廣。

作用: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二、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1.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

2.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3.兩千年來一直造福於人民。

三、商鞅變法:

1.背景:

①鐵農具和農耕的使用和推廣,導致私田出現。

②奴隸主改變剝削方式,出租土地,轉化為地主。

2.目的:地主階級要求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

3.時間:公元前356年。

4.支援人:秦孝公。

5.主持人:商鞅。

6.內容:

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②獎勵耕戰。

③建立縣制。

7.結果: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8影響:商鞅變法後,秦國確立了封建制度。

其它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我國的封建社會形成了。

[難點解析]

1.說一說,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為什麼能很快推廣?

一是鐵農具比石農具和青銅農具更堅硬和普遍,二是當時冶鐵

工業發達,能夠生產大量鐵器。

2.《史記》記載,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守舊貴族誣告商鞅謀反,結果商鞅被處死。議一議,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為什麼?

一切變法的成功或失敗的標準,不在於實施變法的人生與死,一切變法的成功或失敗的標準,不在於實施變法的人生與死,因為經過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重點考點]

1.商鞅變法的時間,內容和結果。(見知識要點)

2.戰國時期,各國經過變法,(封建)制度從此確立起來了。

3.(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

4.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築的都江堰,是舉世聞名的`防洪灌溉工程。兩千多年來,一直造福於人民。

如何化簡法背誦歷史

將複雜內容透過化簡,捨棄次要內容,記住關鍵字眼,然後拓展開去,最後達到全部記憶。例如:中國近現代史中關於中英《南京條約》內容,記起來十分複雜,但仔細推敲,這個條約內容有四條,每一條只找一個關鍵字,就可化簡為“割、賠、開、關”四個字,然後再展開。

“割”即割香港島給英國;“賠”即賠款2100萬銀元;“開”即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處通商口岸;“關”即關稅協定。這樣就能較快的達到記憶。

初中歷史學習高效方法

1、瞭解重點知識

一般來說,歷史課本的每一課通常分為幾部分內容,大字部分是該課的主要內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識點都在這一部分,因此同學們應該對該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這一部分的內容,要學會分析這一部分哪些是重點,哪些不是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內容屬於瞭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點,才能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對知識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

2、增加對歷史時間的理解

因為歷史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在時間確定上比較講究真實性。中學生學習和記憶歷史時間,會確定公元前和公元后這兩個標準的時間尺度。很多歷史書籍後面會有一個完整的歷史年代表格,可以去檢視。

3、課堂學會技巧性消化

要做到熟練地掌握歷史知識,一是對課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二是平時要認真記錄好老師提出的重點內容,三是有很多學生不注重平時的記憶,只是將老師上課的內容記錄下來,待到考試的時候才去開卷翻書,這樣往往由於不熟悉知識點導致考試時間緊張。因此,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上課儘量消化知識點。

4、掌握答題方法

歷史學習裡面其實有很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很多概念我都可以用“三條”或“兩條”來總結,比如說了解一個事件我們通常是從“背景(原因),內容(經過),影響和意義(結果)”來記憶,分析問題我們總是有“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來思考,分析背景時我們會分“國內環境,國際環境”來進行,評價意義時我們有“正面(積極)和負面(消極)”兩個方面……諸如此類,舉不勝舉。

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七課知識點 篇2

契丹發展:隋唐時期,遊牧在北方的契丹族與漢族的經濟、文化聯絡日益密切。唐末漢人紛紛避難,北出長城,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活方式。到9世紀後,契丹族有了自己的農耕、冶鐵和紡織等生產事業。並開始建造房屋和城邑。

※ 政權建立:10世紀,契丹首領 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在 臨潢建立政權,史稱“遼”。

遼的發展:阿保機建國後,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國力不斷增強。

党項族

党項族發展:西北地區的党項族原本是羌族的一支。唐朝時與中原文化接觸較多,社會生產有所發展。

※ 政權建立:11世紀,党項族首領 元昊稱大夏皇帝,定都 興慶,史稱“ 西夏”。

西夏的發展:元昊 仿效唐朝制度,訂立官制、軍事和法律,並鼓勵開荒耕種,發展農牧經濟, 創制西夏文字。

遼和北宋的和戰

戰:遼太宗時,佔領燕雲十六州,從此遼與中原的衝突加劇。

和:宋太祖晚期,遼與北宋保持良好關係,互通使節。

戰:宋太宗即位後,遼對北宋發動了數次戰爭遭到失敗,只好防禦。

※ 戰:宋真宗時,遼軍大舉進攻北宋,一直打到澶州,威脅開封。寇準力勸真宗親征,取得勝利。

※ 和:澶州之戰之後, 遼宋議和,遼軍撤回,宋給遼歲幣。這次盟約史稱“ 澶淵之盟”。

西夏和北宋的關係

先戰:元昊稱帝后,多次進攻北宋,雖然屢屢獲勝,但是由於人力和物力有限,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

※ 後和:後來北宋和西夏和談,訂立宋夏合約, 元昊向宋稱臣, 宋給西夏歲幣。議和後 宋夏邊貿興旺。

怎樣可以學好歷史

喜愛歷史,增加對學歷史的興趣,並且讓興趣一直保持,為你開啟歷史之門。認真聽課,不要認為老師的內容都是枯燥無味的。即使是課本上的內容,只要用心學習也是妙趣橫生的,關鍵是要善於融入歷史。做好筆記,課上認真聽的一大特點就是做好筆記,能夠讓你清晰的回憶起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多方瞭解,請教老師,使課本知識掌握得非常牢固。多去閱讀,閱讀量很能幫助你在這個學科中增加知識量,不侷限於課本。

要學會整合初一歷史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資訊、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絡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要總結考試成績,透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矇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

歷史重點知識點

秦統一背景:

⑴戰國以來,統一成為大勢所趨。

⑵商鞅變法以後,秦國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⑶秦採用了有效的軍事策略--連橫破了六國的合縱。長平之戰後六國再無力抵禦秦的攻勢。

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的統一: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後兼併韓趙魏楚燕齊。

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秦朝,都城(咸陽。)

★秦統一意義: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將中國歷史推進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秦的滅亡:(秦的暴政是導致人民反抗和秦滅亡的根本原因)

★秦末農民戰爭:----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1)時間:公元前209年夏

(2)"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3)經過:建立張楚政權

(4)意義: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沉重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