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風俗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

記得小時候,我和弟弟隨媽媽在城市裡生活。那時候,家裡面很窮。過中秋節了,城裡的孩子都有月餅吃。我倆也纏著媽媽。想要討一口月餅吃。媽媽帶著我們倆從家裡出來,在金蝦巷裡轉悠。

金蝦巷跟現在完全不是一個樣。那時候,馬路很窄,馬路兩邊擺滿了小攤,賣服裝的,賣水果的,賣書的,總之賣什麼的都有。賣的所有的東西對我和弟弟來說,都是那麼讓我們奢望的東西。

媽媽帶我們到一個用鐵皮搭著的小店裡,給我們買了一塊月餅,那時候的月餅,也不象現在品種繁多。那時候的月餅餡好象都是冰糖加果條仁吧,咬在口裡,硬梆梆的。那也是一直到現在,我都不愛吃月餅的原因。小時候,對月餅的印象就不是很好。媽媽看著我們姐弟倆分一塊月餅吃,幸福笑了。

第二次有中秋節的印象是在我高一那一年。那一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市重點高中。軍訓結束後,中秋節也來臨了。學校放假。回到家裡,那時候正是農忙,在鎮裡幹活的爸爸買回來幾個大梨,幾個大桔子擺在門前。那是我有生以來從來沒有見過的大。一輪紅紅的明月正掛在門前的柳樹上,門前稻坪上正擺著打了頭遍的稻子,媽媽在廚房裡忙著做晚飯,爸爸跟我講:跟梅姐講,軍訓你曬黑的象鍋的反面了。呵呵。爸爸幸福的笑了。

這是我三十幾年以來,唯一記得住的中秋節。

不知道在以後的歲月裡,還有多少箇中秋節會在我的腦海中留下印象。

也許永遠不會再有了。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2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裡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

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3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講述的就是中秋節明月當空的景象。

中秋節有許多習俗、祭月、賞月、團圓吃月餅……其中流傳最廣的想必就是吃月餅了。

月餅可大有故事,明代中秋流行拜月之俗,明朝人取人月雙圓的意義,把月餅叫作是“團圓餅”,月餅成為必備的祭品,人們拜月之後把月餅分而為食之以求團圓。

月餅種類有很多:冰皮月餅,冰冰涼涼的皮裹著冰冰涼涼的餡,皮一破,裡面的餡就流了出來。雙黃蓮蓉月餅,軟軟的皮裡面有甜甜膩膩的蓮蓉,蓮蓉裡又包含了鹹香的鹹蛋黃,配著茶真是再妙不過了。五仁月餅是老一輩人的最愛,烤得硬硬的,皮下是硬的堅果餡,一口下去,堅果的香與月餅皮的甜合併起來,直往嘴裡衝。

我只吃過一種冰皮月餅,是榴蓮味的,它只有雞蛋那麼大,我咬了一小塊它的皮,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嚐,那流沙般的餡已經湧了出來,我只好把餡吃完,再品嚐那軟軟糯糯的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已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習俗繼續傳承下去。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4

中秋節,爸爸的同事寄來一盒月餅。精緻的木盒子中幾塊月餅靜靜地臥在絲絨上,是皇家女兒,金枝玉葉伴著。

母親特意拿出珍藏的水晶盤子,月餅切成細細小塊,擺成菊的模樣。一家人洗淨手笑咪咪地放進嘴中品味:燕窩做的餡,味道怪異,家人通常碰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強迫自己吃了兩塊,肚中一陣排山倒海。最後狠狠心,丟進了垃圾桶。

我不禁對母親小時候的中秋節月餅感了興趣。

聽母親說,她們小的時候物資貧乏,一年只有幾塊月餅,用牛皮紙包著,多是桂花和紅豆餡的。拆開包裝,金黃的餅皮滲出鮮香的油,令人垂涎三尺。豆沙餡軟,面,入口即化;桂花餡甜,清鮮,拌上蜜糖後鮮美可口。麵皮更是層層起酥,咬一口滿嘴留香,回味無窮。

孩子們拿到月餅,通常不急著先吃,而是掰成一點點的碎渣,慢慢品味。大人們則是不捨得吃,用幾層紙包著拿回屋中。等孩子們都吃完後又從屋中拿出平分,引得一陣歡呼。有一次,外祖母將月餅放入櫃子,便忘了這事,等找到時已經發黴。全家人因此懊惱了好幾天。

飢餓是食品最好的調味劑,在物資豐富的今天,我能品嚐到高階、昂貴的月餅,卻再也買不到母親小時候對中秋節的盼望和對吃到月餅的歡喜了。

少了這些,月餅索然無味……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5

中秋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具有獨特風俗的節日,也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這個節日的風俗很多,例如吃月餅,燃燈賞月等等蘇。東坡曾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餡。”可見從古代起,大家就很重視這節日了。

幼兒園時,我也開始重視這些節日了。中秋前一天,老師讓大家做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燈籠。我們各個興致勃勃拿起各種各樣的工具加工自己的燈籠,有小兔燈,小熊燈,小狗燈等可愛又耐看的燈籠。

製作過程中,老師還講述著關於中秋節的來源:“中秋節已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了,它與其餘幾個傳統節日一樣,都是慢慢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記載。後來也有貴人,文人學士仿效起來。李白這位詩人便是其中一員。對月亮祭拜這個習俗也就流傳到明天而月下,遊玩於許多中秋習俗,都是人們對生活無限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時的我怎麼活聽得懂呢?長大了看到這些話才覺得饒有趣味。

中秋那晚,我與家人們一起閒逛著。到了那條掛滿五彩繽紛的燈籠的街上,我們漫步在這燈籠的世界裡,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玉兔燈,形象逼真的月亮燈。樸素古典的功能,各式各樣的燈籠,造型優美美不勝收,令人眼花繚亂。那時年紀還小,也不太講究,只是把燈掛在了高處。在燈光的映襯下,一個個燈籠活靈活現的。再加上我們細心設定的燈謎,這些燈籠也變得更加有趣。遠望時如同星星一般,若隱若現,璀璨奪目。

蕩悠了許久,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條燈火通明的街道。

長大了,再回想起這些往事,不禁笑出了聲。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6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團圓的節日,而在我們中國,每到農曆八月十五,就是親人團聚、全家團圓的好日子--中秋節。

中秋節的時候要吃:石榴、板栗、煮毛豆……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月餅,我知道月餅是圓的表示著“大家一起團聚“的意思。我吃過:火腿月餅、水果月餅、蛋黃月餅、豆沙月餅、五仁月餅……我最愛吃的是蛋黃月餅,它不像水果月餅那麼甜,也不像火腿月餅那麼膩,它有點鹹,又香又軟。我聽媽媽講過一個故事,在媽媽小的時候,她和姨媽把外婆為中秋節準備的月餅翻了出來,結果老媽饞不住,把月餅偷吃了一點,過節的時候外婆發現月餅被偷吃了一些,問是誰偷吃的,可一個也不承認,結果害的姨媽也被外婆收拾了一頓。我們現在倒好,不像以前愁吃愁穿,也請大家過節別吃太多的月餅,不然很容易拉肚子。

中秋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賞月,可是玉溪那天天陰,沒有看到月亮,真是遺憾哪!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7

一年中有好多好多的節日。有那熱鬧的春節,有那肅穆的清明節,有那感慨萬分的端午節,有那歡快的兒童節,也有那歡慶鼓舞的國慶節……而我最愛那象徵全家團圓的中秋節那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日的這一天。

中秋夜晚的月色,太美了!圓圓的月光之下,圓圓的月餅,蘋果熟了,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天高氣爽,許多的莊稼都已經收穫了,中秋節也是人們慶賀豐收的節日。那既是收穫的積蓄,又是收穫的開端,因為現在我已將二年級的知識收穫,開始收穫三年級的知識。

每逢節日這一天,親人們團聚圍坐品嚐著節日的美食,談論收穫的話題。你看,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月餅有杏仁、有豆沙、有雞蛋、還有芝麻……,月餅琳琅滿目看的我眼花繚亂,哥哥姐姐和我都想先嚐嚐鮮,看看哪一種口味的月餅好吃,最吸引我的是冰激凌月餅,外面脆中間甜裡面又冷又硬吃在嘴裡樂在心裡,還有杏仁月餅,外面軟裡面脆香可口想起這些就叫我直流口水。

希望今年中秋節提前到來,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們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8

我是一個生活在小鄉村的人,鄉村儘管沒有城市裡那麼喧譁,沒有城市裡那麼美麗,可是我們依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得很幸福.

我的家鄉在青田,每縫過年過節都會有很多的習俗,也正是這些習俗填滿了我們快樂的細胞!而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卻從來都不知道我們這種快樂,更加沒有體會過家鄉習俗給我們帶來的樂趣.下面,我就帶城市裡面的人們走進鄉村.

我們這邊的過節在我看來都是一些傳統的文化,而這些文化的精髓就在於過節的這些習俗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令我記憶深刻的節日習俗!過春節的時候每家每戶門前都貼著春聯,小孩們都會放鞭炮,大人們則是在一旁“欣賞”或者是自己也上場。比大人們幸運的一點是小孩往往都有壓歲包收!到了半夜12點的時候,原本已經安靜下來的小鎮將會再次熱鬧起來,煙花和炮竹會再次響起,為我們的小鎮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過端午節時,人們往往都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貼五毒等。中秋節是一個特別的節日,每到這個節日時,每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坐在院子裡吃著香噴噴的月餅,欣賞著美麗的夜色,大家有說有笑,其樂融融。七夕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我們這邊過七夕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對對的戀人出行去各個地方玩耍。元宵是我最最喜歡的一個節日,每到這一天我都會和朋友或者是同學去一些地方看煙花,煙花匯演沒開始,在那周圍就已經是人山人海了,觀賞的隊伍長得像一條龍。

這就是我的家鄉,我們這兒的人隨時隨刻歡迎你來這遊玩!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9

秋天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季節,有很多節日在秋天綻放。在秋天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因為在中秋節那天可以吃上香噴噴的月餅,家人又可以一起吃團圓飯了,就因為這原因所以我喜歡中秋節。

中秋節的月餅有兩種味道,一種是幸福的味道,另一種是月餅原本的味道。可我就喜歡吃那種幸福的月餅。

今天是中秋節,我就在賞月。夜,是悄悄的,我在陽臺上等待著月亮升起的時刻。

看吶。那帶這一圈金環似的月亮終於升起來了!月亮先是金色的,逐漸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微雲,向上,向左,再向上升著。突然,月光的顏色光澤變淡了,它高高的掛在那裡。那圓圓的臉頰,掛著溫柔的笑容,靜靜的望著大地。幾多銀灰色的薄薄的雲圍繞在它的身邊宛如仙女的絲綢翩翩起舞。當時是我就想起了幾句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宮闕,今昔是何年……我陷入了夢境中,哦!是誰把我的夢境打破了,原來是媽媽叫我去吃我最愛的椰奶月餅了。我想我的最愛跑去,眼看我都要拿到了居然被哥哥拿去吃了,當時我就嚎啕大哭,後來還是我吃到了因為哥哥他以大欺小唄! 我大口大口的吃我的最愛,而哥哥卻只能看著我吃,我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此時此刻我是多麼想請求懇求月亮再圓一些,讓還沒回家的遊子也讓若隱若現地想猜家裡人現在的情景,哪怕是一分鐘,兩分鐘……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0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這個節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之一,中秋節又稱仲秋節、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中秋節素有全家團聚,品嚐月餅,吃酒賞月的風俗。

中秋節那天中午,舅舅叫我們全家和姐姐一起去玉兔飯荘吃飯,我們四人到了玉兔飯莊,我們來到三樓半大廳,一進去就看見兩個舅舅,我跑過去叫了聲:舅舅好!,舅舅連忙和我們打招呼,我見二舅舅沒精打彩的樣子,就問:二舅舅,你怎麼了?,舅舅說:我昨天睡得太晚了!這時服務員說:上菜了 舅舅點了好多菜,特別是辣椒,我的眼淚都快辣要出來了,餃子是我最愛吃的,我吃了好幾個

晚上本來應該是吃月餅賞月的,可是天不作美,看不到月亮,我們只好坐在一起,邊看電視,邊吃月餅,我要媽媽跟我講個有關中秋的故事,媽媽說:相傳,有一個叫吳剛的人,因為犯了天規,就被關進了月宮裡,還要罰他每天去砍桂花樹,可是每次砍下去,斧頭一提起來,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那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完。 中秋的故事真有趣。

這個中秋節我過得非常開心!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1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 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 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 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 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2

中秋吃月餅。最先見於蘇東坡的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之句。唐和五代時賞月的食品只見有玩月羹等,未見有月餅。月餅作為一種食品的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絡在一起,始見於南宋的《武林舊事》。明代以來,有關中秋賞月吃月餅的記述就更多了。《宛署雜記》說,每到中秋,百姓們都製作麵餅互相贈送: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場店鋪裡賣的月餅,多用果類作餡子,巧名異狀,有的月餅一個要值數百錢。《熙朝樂事》裡也說,八月十五日稱為中秋,民間以月餅作為禮品互相贈送,取團圓之義。這一天晚上,家家舉行賞月助家宴,或者帶上裝月餅的食盒和酒壺到湖邊去通宵遊賞。在西湖蘇堤上,人們成群結隊,載歌載舞。同白天沒有兩樣。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杭州百姓中秋夜賞月的盛況。

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製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月餅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工藝越來越講究。鹹、甜、葷、素各俱異味;光面、花邊,各有特色。明末彭蘊章在《幽州土風俗》中寫道: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一雙瞻兔滿人間。悔煞嫩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至杵駐丹顏。這說明心靈手巧的廚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的優美傳說,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形象再現於月餅之上。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也有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婚兔之形的記述。足見古代月餅從內容到形式已是百花齊放了。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3

帶著月是故鄉明的思鄉之情,我們又迎來了中秋節。這是一個沒有團聚的中秋節,因為即將面臨中考的我不能回到遙遠的家過上一個中秋節,再奔波回來繼續學習。

中秋月下,我們望著同一輪圓月,任思鄉的淚水氾濫而出。想象著往年的中秋節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景象。雖然彼此之間的話少之又少,那個卻是那麼地溫暖與溫馨。這也將會變成一個難忘的中秋節,因為透過這一次我懂得了團圓時刻的可貴。

中秋到來,兄弟團聚,姐妹團聚,親友團聚,這是家,是一個溫暖的家,是一個團圓的家。以前,那玩玩的月臉,總掛起親情的思念。但在此時此刻,月亮圓了,家也圓了,那千千萬萬的思念也圓了。一起吃飯,雖是簡單,卻情意綿綿。團聚的愉悅,親情的思念早已在我的心中,真正明白什麼是家。

晚上,月亮格外的圓,小區裡幾十個大人和孩子一起點燈籠,點蠟燭。一閃一閃的燭光在我撲朔迷離的眼中閃耀。月亮啊,這是親情的燭光麼?看看這一對對父母和孩子,臉上的笑是迷人的,是單純的,是個真正的團圓家。燭光點明瞭整個小區,照亮了夜晚的黑暗,那熊熊的火焰,使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家。

今晚,月亮很圓,月光很柔和美麗。一家人在月光下賞花觀月,這難道不是世界上莫大的幸福嗎?星星和月亮媽媽、藍天爸爸團圓了,我們一家也團圓了。這是盼了多少個早晨,多少個夜晚啊!

在今晚,是中秋的夜,是團圓的夜,是親情的月光永遠普照的著這個溫馨可愛的家的夜。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4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是閤家團圓的好日子。我國不同的地方,中秋節有很多不同的習俗。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很多地方的人們都有互相饋贈月餅表達良好祝願的習俗。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從宋代一直延續至今。

每到中秋節,我們全家吃過團圓飯以後,媽媽就忙著準備拜月光的儀式。我會幫媽媽擺上很多水果和傳統賞月食品:田螺、柚子和芋頭等等,當然少不了我最喜歡吃的月餅。知道我為什麼喜歡吃月餅嗎?因為月餅裡面的餡兒可好吃了,甜甜的,滑滑的,很細膩。

中秋節有月餅吃,所以我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風俗的作文15

中秋節,每到這個節日我們就可以與家人共賞那皎潔的月亮,中秋是團圓時節,月色也是十分美的,皎潔的月光散射在地上像一層厚厚的冰霜,月是對親人懷念的寄託,很多古代詩人都用月亮寄託過內心的思念之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蘇軾用月亮表達內心的情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用來抒發內心的憂愁。

每逢八月十五時,家家戶戶都忙裡忙外的,而小朋友都喜氣洋洋的穿上自己的新衣。一般中秋節的夜晚,大家都會紛紛的將桌子、椅子、月餅、水果等零食放在院子裡,一家人都一起坐在院子裡賞月。

一起說笑、一起看那豔麗的月亮、一起分享著零食。可中秋時,“月餅”是不可少的。月餅分有各種各樣的,有多樣式、有多種味的。月餅有圓形、正方形、花形。口味的有水果的、豆沙的、蛋黃的、香芋的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比如我,我愛豆沙和蛋黃陷的,最愛的是香芋味的啦!

蛋黃月餅味道很美味,吃起來也挺油膩的,味道特別柔軟的。豆沙月餅好像裡面是裝的紅糖,一般人都不愛吃這味,因為太甜了太膩,我比較愛吃甜的。香芋月餅特美味,我從小到大,最愛吃的就是香芋味的零食。

人們都比較愛吃水果陷的月餅,可我最不愛吃那種口味,因為水果陷的月餅吃起來不太鬆軟,而且也不好吃,吃了也會吐出來。人都有個人的味口!我最期待中秋節的來臨了,這樣我就可以吃到我的最有的月餅口味陷了,賞月也可以和家人有說有笑了。

這就是——中秋節的風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