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節小學生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 篇1

9月8日,中秋節到了。晚上,爸爸、媽媽、奶奶和我團聚在餐桌旁,吃著香甜可口的月餅,看著天上圓圓的月亮和正綻放的五彩繽紛的煙花。

傍晚,爸爸帶著媽媽、奶奶和我去公園散步邊欣賞著湖邊美麗、動人的景色。尤其是月亮,它把明亮而皎潔的月光灑在了湖面上,給湖面添加了色彩。遠處還有一此女子穿著古代的衣服,臉上還化了妝,她們有的唱戲,有的跳舞,有的表演對話,有的彈琵琶······我們玩累了,就在旁邊的長椅上坐一會兒。坐著坐著,我就睡著了,夢見爸爸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剛要聽第五個故事,突然,媽媽說:“起來啦!”我睜開眼晴一看,呀!天亮了!

我喜歡中秋節!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 篇2

電視上的中秋節正文:

今天晚上,我開啟電視收看新聞,看到電視裡播放著各地過中秋節的情景,電視上的中秋節。

我看到上海等地在過中秋節時,晚上,天空中出現了美麗的煙花。許多人都在觀看。有的地方在表演文娛節目,不但有年輕人上臺表演,而且還有老奶奶老爺爺上臺表演節目呢。小弟弟小妹妹們也不甘落後,爭著上臺表演節目,小學五年級作文《電視上的中秋節》。有的地方還唱起了大戲。那些喜歡看戲聽戲的人紛紛前去觀賞節目。有的地方,還有許多人到河裡去放燈,燈上放著蠟燭,點著了放在水裡一大片。隨著水的流動,它們在自由自在地游來蕩去,非常好看。

在瓷都,他們過中秋節與別的地方不同。他們搭起了一隻只大彩燈,有各種各樣的動物:魚、大象、熊、海龜、猴子……那些彩燈造型獨特,形體各異,煞是好看。那些動物都是用盤子、杯子、碗等瓷器組合而成。

人們在那裡一邊欣賞明月,一邊欣賞節目,一邊還在那裡吃月餅。有的人在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今天,在這種情況下吃月餅覺得比任何時候都要香和甜。”人們的臉上都笑開了花。

我覺得全國各地的中秋節都過得非常有趣。我們烏鎮的中秋節也地得非常好,讓人非常開心。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還有兩天就到了,今晚我們“藍精靈”小隊提前在一起慶祝“中秋節”,我們還邀請了羅老師和她的女兒一起參加。

這個中秋節的月餅是我們自己動手製作出來的,比市場上買的要好吃很多倍呢!由於媽媽的粗心,把小隊隊旗忘從家裡帶來,為了活動圓滿,她只好回家去取。等她回來時,我們的冰皮月餅已經做好了,整個過程媽媽都沒有參與到,但媽媽給我們拍了一些照片,大家開心的把做好的月餅裝進盒子裡,每個人都分得好幾塊。

自己親手努力做的食物味道好極了。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因為放學後又要參加小隊活動,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向媽媽表示心意,於是就拿了一塊自己做的月餅遞給媽媽,並祝她“生日快樂”!媽媽非常開心地向我說了聲“謝謝”!並且還說這是我送給她最好的禮物。今天的活動對我來說太有意義了,不但可以品嚐到自己親手勞動的果實,還可以把月餅當作禮物送給媽媽。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 篇4

“八月十五月兒圓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月餅……”當這首兒歌在我耳邊響起時,我又回到了我幸福的節日——中秋節。

夜幕降臨,明亮的悅來那個悄悄地爬上了夜空,幾顆閃閃的星星依偎在她身旁,整個村子灑滿了皎潔的月光,顯得是那麼安寧……

我們一家人圍著一張圓石桌,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中,靜靜地享受著團圓的快樂。品一口茶,在口中旋轉,細細地回味;喝一杯桂花酒,清香沁人心脾,久久環繞,越喝越有味兒;嘗一塊桂花糕,香甜的味道一直縈繞在舌尖,刺激我的味蕾……啊!這就是團圓的味道吧?我品出了其中的味兒:幸福!我們都沉醉在這美妙的味道里。抬頭望望天,圓圓的月亮依然掛在那兒。真想讓它永遠地不要離去……再看看圓圓的圓石桌上:圓圓的橘子、圓圓的石榴、圓圓的月餅……一切都是圓的,都是那麼的美好!一陣風吹過,院子裡的桂花樹上飄落下三四朵金黃的桂花,頓時院子了瀰漫開了淡淡的幽香。圓圓的月兒似乎陶醉在這甜美的桂花香中了,在天空中凝然不動,微笑著注視著幸福的人間……

品著這種味兒,我們齊聲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兒歌:“八月十五月兒圓呀,爺爺為我打月餅呀……”我多麼地希望明年的中秋能和我們寶島上的小夥伴一起唱響這首古老而又熟悉的歌!

中秋節小學生作文 篇5

歷八月十五日,是我過傳統的中秋節,也稱團圓節、仲秋節、八月節等。

中秋節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閤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夕月”就是指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代時中秋商約之俗始盛行,並訂為中秋節,許多詩人的名篇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賞月,最盛於是宋代。清明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了。

古往今來,人們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的。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到魏晉的時候,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紅”的記載。

晚上,爸爸帶我們一起去兜風,順便看月亮,月亮很圓,銀白色,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樓頂,月亮越來越亮,如一盞頂掛天那藍黑的天空上。

啊!中秋節,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