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文化

中華傳統服飾色彩文化

中華傳統服飾色彩文化

1、自然色彩

自然色彩是中華傳統服飾色彩文化的最初形態。它以自然現象對遠古人民的

直接反映與人們對它的直接感知為特徵,在我國至少延續了13000多年。斗轉星移,日月生輝,自然色彩給予古代先民靈感與啟示。從普照萬物的太陽到給予人類溫暖的火種,以及動物殷紅的血。紅色,對於原始人類不啻於溫暖、食物、安全、希望和生命,因此受到莫大的崇拜和敬仰,紅色自然就成為原始人類最關注的色彩。考古發現證明,紅色是中國人也是人類最早製造和使用的色彩,它得益於中國當時發達的石器製造技術,這種以赤鐵礦為原料,經研磨而成的顏料,是原始人類最熟悉和容易找到及製造的,當紅色一經被人類關注並掌握,就被用於原始生產和生活之中。從北京山頂洞人遺址的被染成紅色的礫石、獸牙、海貝等裝飾品,以及撒在山頂洞人的遺骨周圍的紅色粉末就可得到證明。原始人對其他色彩的感知和使用也同樣直接取於自然,除了直接取於其他顏色的礦石原料外,就是直接取於植物,如用植物不同顏色(黑、白、紅、綠、黃)的汁塗身、紋身或染服飾材料,以此來表示什麼。這種直接取於自然取於自然材料顏色的自然色彩是最初服飾色彩文化的最基本的特徵,從當代中國的許多少數民族的服飾色彩文化中都還可找到起雛形。

2、封建色彩

封建色彩是中華傳統服飾色彩文化的第二個形態。它是以等級標識為主要特徵,在我國延續了一千五百多年。當古代中國告別了愚昧與野蠻,進入了文明的階級社會之後,服飾色彩又成為奴隸及封建等級制度的重要標誌之一,被賦予了倫理的特定意義。如商代將取於自然的青(藍)、赤(紅)、黃、白、黑五種顏色當作尊貴的色彩,規定只有奴隸主貴族才能使用。《考工記》記述了當時的貴族服飾色彩是:“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黻,黑與青謂之黻,五彩備謂之繡”。此外,將五色還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方式相結合,與五行、五常與五神相對應,構成了所謂“五方正色”的圖式,並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終始說,如商以金德玉,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紅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每個朝代都以其中一種顏色作為代表性的色彩。到了以血緣為紐帶、按宗法族制保持嚴格等級制度的中國封建社會中,色彩作為政治倫理的外在形態,直接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成為統治階級權力等級差別的標誌與象徵。從西周開始直到明清,歷代制定的輿服制度,從皇帝到諸臣百官的服飾色彩及紋樣均有等差。封建社會中期以後,規定愈加明確詳細,如《宋·輿服志》關於文武百官服飾顏色的規定是:“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緋,五品淺緋”,而黃色和龍紋則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和王權的象徵。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高壓和儒家禮教思想的雙重作用下,色彩的應用已脫離了自然的物質屬性及其色彩的'本來意義,被賦予了皇權神授和社會地位等級差別的標誌與象徵等政治倫理的意義,對服飾色彩的使用方向與範圍有了特定的意義。

3、近代色彩

近代色彩是中國傳統色彩文化的第三個階段,它是以民族吉祥意象為特徵的

“多彩”階段,這個階段雖然時間不長,經過了不到100年的時間,但它帶來的變化卻是“翻天覆地的”。中華民族經歷了數千年封建等級的壓抑之後,隨著近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市民階層的活躍,最終形成了以社會下層民眾審美意識及情感意念為主體的,整合了封建上層貴族意識,並滲透了道教、佛教以及近代資本主義思想的中華民族共同的吉祥意念,諸如福、祿、壽、喜等主題,及其獨特的表現形式——吉祥圖案。與之相適應的服飾色彩文化也必然表現為吉祥喜慶,濃郁豔麗,趣味盎然,主題鮮明突出。“紅紅綠綠,大吉大利”。人們為了達到喜慶吉祥的視覺效果,色彩講究豔麗明快,追求火爆熱烈,成為中華民族近代服飾色彩文化的最鮮明特徵。比如當新春來臨之際,闔家團聚之時,鮮明的唐裝與紅紅綠紗的剪紙、對聯、福字、門神、年畫及爆竹相呼應,這種喜慶熱鬧的氛圍是近代中國服飾色彩文化最典型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