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報告範文

鄉鎮汙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鄉鎮汙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鎮汙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鎮汙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1

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與運營是長沙市大力推進全市,尤其農村地區汙染減排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庫區內的一個重要清汙工程,是長沙市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一個重要子專案,是實現集鎮提質發展、建設美麗鄉鎮的必然要求。為全面掌握長沙市已建和在建的鄉鎮汙水處理工程建設和執行情況,市環保局於20xx年6~7月,對此項工作開展了專項摸底排查調研工作。

目前由市級財政補助的鄉鎮汙水處理工程共有88個,其中嶽麓區3個、開福區3個,望城區15個,長沙縣18個,寧鄉縣19個,瀏陽市30個。調研組主要就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的工程質量、配套管網集水及汙水廠運營管理情況做了深入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及運營管理現狀

(一)建設現狀

88個專案中,66個已基本建成,17個在建(其中3個建設緩慢),瀏陽有5個未開工。20xx年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任務10個,已完成2個,其他8個均在建,年底均能完成工程建設。根據市委、市政府相關會議紀要、市領導批示以及區縣城鎮化建設發展需求,20xx年還有10餘家正申報計劃,其中寧鄉縣有7家建設積極性較高,建立國家級生態縣。

(二)運營現狀

已透過環保驗收的有26個,但瀏陽永安產業製造園的運營管理欠缺、三口農業園停運。當前,執行情況良好的有31個,另有7個具備條件已向我局提交驗收申請(12月底完成驗收),佔所有專案的35%,佔已建成的47%。已建成的有35個半停運或停運,其中瀏陽18個。長沙縣、寧鄉縣、嶽麓區已委託第三方開展市場化專業化運營管理,望城區明確透過環保驗收後交由區市政局統一管理,再委託第三方運營。瀏陽市、開福區暫未明確執行管理責任主體。

二、長沙市鄉鎮汙水處理廠的工作特色

(一)不斷創新與完善,率先全省為生態文明建設積累經驗

自20xx年起,長沙市全面開展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其他地州市僅侷限於城市、縣城和工業園區的汙水處理。透過五年多的努力,我市的鄉鎮汙水處理廠在建設、技術、運營、管理、投資等方面已探索出較為成功的長效機制。長沙縣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集鎮汙水處理全覆蓋,望城區、寧鄉縣透過縣委或政府常務會議明確各部門相關權責及資金投入。到20xx年,長沙市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覆蓋率將達到全市建制鄉鎮的70%(這一指標與山東省全省平均水平持平),為全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積累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二)因地制宜處理集鎮汙水,有效改善農村環境

根據農村地區地形、地勢、用地、投資、產業發展等不同實際情況,採用多種農村集鎮生活汙水處理技術,有執行成本較低的人工溼地,有適合人口聚居密度大的生物接觸氧化+人工溼地工藝,有適合佔地規模小、可隨時擴建的生物轉盤+濾布濾池工藝,有鎮園合一的工業型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目前有效執行的31家鄉鎮汙水處理廠集鎮周邊地表水及農田土壤環境均得到有效改善,徹底改變原先“汙水橫流,自然蒸發,直排河道”的落後局面。

(三)發揮市級財政引導作用,推動社會資本的投入。

長沙市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一直以“以獎代補”“以補促建”的財政扶持模式,以地方縣、鄉政府為主體,市級財政給予補助,出臺了建設及運營補助管理政策(建設345萬元/座,執行8萬元/座),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預算和年度建設計劃,已下撥資金1.84億元。長沙縣成功探索並開展了BOT打捆建設和運營模式,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構建了市場化、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長效管理機制。除瀏陽外,其他區縣也積極整合資源、統籌資金。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鄉鎮汙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方面資金總投入達8億多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部分割槽縣(市)及鄉鎮重視不夠

部分縣鄉政府重視不夠,個別縣鄉政府未將汙水處理廠建設及執行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建設過程沒有建設管理部門對工程質量把關,導致已建成汙水處理廠停運時間長達一年甚至更久,如:瀏陽大部分鄉鎮、寧鄉部分鄉鎮及望城廖家坪(移交至高新區)等。部分鎮園合一的汙水處理廠(如望城銅官、瀏陽永安)暫未接通集鎮生活汙水管網,因園區和所在地政府之間的問題,最後一公里的接通連續幾年未予解決。部分鄉鎮的市財政專項資金已撥付到位,但因選址不當等原因暫未開工建設,如瀏陽市沙市鎮、龍伏鎮、棖衝鎮、淳口鎮、文家市鎮。

(二)建設及運營資金缺口較大

一是鄉鎮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費用高,平均造價近1000萬元,市、縣財政投入有限,大多數鄉鎮財力更加有限。由於鄉鎮投入嚴重不足,導致集鎮居民不願配合,入戶管網接入率偏低,部分集鎮上的中小學校、幼兒園、衛生院、農貿市場等排水大戶暫未全部納入排汙管網。二是部分縣級財政配套資金較少或資金配套政策未落實。寧鄉縣僅配套60萬元/座,瀏陽市近4年內未安排鄉鎮汙水處理工程配套建設資金。三是執行管理費用市級財政補貼額度十分有限,僅8萬元/年·座,並要求縣級財政不低於1∶1進行配套,但建成後每年30-50萬元的執行管理費用更使鄉鎮財政難以為繼,停運現象較普遍。目前除長沙縣及寧鄉外,其他區縣均未出臺執行管理費用的資金籌措方案。

(三)專案全過程管理問題突出

1. 部分專案存在監管缺失導致嚴重質量問題。一是瀏陽市絕大部分及其他地區個別專案存在鄉鎮政府、住建、水務、環保等部門施工期監管缺失現象,導致主體工程、管網工程建築質量存在問題,如瀏陽古港、達滸、北盛等主體工程構築物存在漏水、滲水現象;主管網沿河道、水塘鋪設或橫穿河底,密封和防滲質量差,存在清水倒灌現象。二是部分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在施工階段未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防洪設計有缺陷,出現洪水衝擊廠區等問題,如瀏陽澄潭江今年5月份已遭洪水沖毀。三是工程施工管理不夠嚴格。部分工程施工並非專業的公司負責建設,導致主體工程及管網工程施工隊伍水平較低,工程質量難以達標。

2. 專案長效執行管理機制不完善。一是職責劃分不明確,只建設不運營。多數區縣(市)暫未明確縣政府、縣水務、縣環保、縣物價、縣財政、縣住建及鄉鎮政府責任,建設主體責任不夠明晰。二是管理機制不暢通,環保部門及鄉鎮政府沒有抓手,沒有專門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導致管理模式不明確、管理主體缺失、運行臺賬不完善、保障不到位、設施閒置等問題,建成後停運現象比較嚴重,寧鄉、望城、瀏陽均存在該問題。三是環保部門或鄉鎮排查出問題後,鄉鎮政府沒有整改的資金保障,導致整改措施無法落實。

四、整改工作的措施及建議

(一)嚴格落實竣工環保“三同時”驗收制度

由市環保局函告區縣政府加大督查力度,明確鄉鎮政府責任上肩,嚴查工程質量、工藝規模及排水管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下達限期整改要求通知單;對整改工作不力的,對該鄉鎮的所有建設專案實施環評區域限批。

(二)儘快明確運營管理主體

以區縣(市)政府牽頭,結合當地實際,明確運營管理責任主體,落實資金保障機制,採用委託第三方運營的市場化管理模式,實行專業化公司打捆運營。

(三)多渠道籌措運營管理資金

一是探索汙水處理收費機制。建議區縣政府按照“誰汙染、誰治理”原則,透過收取汙水處理費籌集資金,在集中供水區域,探索並實施在居民自來水費中增收汙水處理費;鎮園合一的汙水處理廠對排汙企業收取汙水處理費,對園區外的企業可探索提高汙水處理費徵收標準。二是建立統一有效的監管機制。用財政、審計、監管、督查等行政手段加強監管力度,將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指標、環保監管意見與市、縣兩級環保資金補助與核發、農村環境衛生評比、政府績效考核掛鉤。三是開展市場化投融資的專業公司經營模式。學習長沙縣農村環境投(融)資建設有限公司的管理與運作模式,大規模吸納和運用社會資金,為鄉鎮汙水處理廠長效運營提供更廣泛的資金來源。

(四)綜合施策,重點推進瀏陽鄉鎮汙水廠建設和執行

一是高位協調。請市領導約談瀏陽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明確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運營及管理的責任主體,加大本級財政投入力度和督查力度。二是分類管理。對於已經透過環保驗收的,加大環保日常監管力度,確保長效執行;對於基本達到驗收條件,尤其是列入歷年年度考核任務的,加快除錯和問題整改,強力推進環保驗收和長效執行管理;對於暫時沒有動工的,特別是瀏陽市5鄉鎮和被洪水沖毀的澄潭江,函告瀏陽市政府責成相關單位進一步論證專案的可行性,甚至可追回財政補助資金或暫緩建設。三是加快市級專項資金的撥付。對於已經透過環保驗收並執行效果良好的汙水廠專案,嚴格按照財政撥付要求,下撥剩餘建設資金和首批執行管理費用。四是啟動減排考核。計劃明年全面啟動對已下撥首批執行管理費用的.鄉鎮汙水處理廠開展減排效能日常考核工作,實施長效執行監管。

鄉鎮汙水處理廠工作情況調研報告2

近期,省委政研室聯合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就全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了座談研討,赴漣源市、長沙縣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彙報如下:

一、湖南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總體情況

透過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實施重點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湖南全面啟動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透過5年多的努力,全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汙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得到了逐步提高。

鄉鎮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約為20%。截至2018年6月底,湖南已建成集中式鄉鎮汙水處理設施237處,覆蓋221個鄉鎮。此外,還有50多個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在建。全省已建成汙水處理設施日處理規模達73.7萬噸,已建成配套汙水管網2300公里。

累計投入45億元。據各市州上報情況統計,全省已建成鄉鎮汙水處理設施累計投入約45億元(含部分管網)。其中,以縣作為投資建設主體,透過BT、BOT、PPP等模式引進社會資本約21億元。其餘以鄉鎮作為投資建設主體,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國家、省、市、縣各級財政,透過環保、住建、農委、水利等部門,以專項或獎補的形式撥付到專案,不足部分由鄉鎮自行解決。

採用多種技術工藝。鄉鎮汙水規模小且主要是生活汙水,因此全省已建成汙水處理設施主要採用A2O及其衍生工藝、接觸氧化+人工溼地、生物轉盤、預處理+人工快滲等工藝。絕大部分汙泥採用衛生填埋方式處置,部分汙泥採用堆肥或制磚方式再利用。出水執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全省已建成汙水設施出水達到一級A標的有46處,達到一級B標的有189處,達到地表準IV類水的有2處。

委託企業運營或當地鄉鎮自行運營。全省237個已建成鄉鎮汙水處理設施中,約50%透過BOT、TOT等模式委託企業運營管理,如長沙縣17座集鎮汙水處理設施打包委託給桑德環境運營管理,縣財政每年安排1661萬作為運營維護費,保障了集鎮汙水處理設施正常有效執行。其餘鄉鎮汙水處理設施由當地鄉鎮自行運營管理。如漣源市楊市鎮汙水處理廠由6名鄉鎮幹部負責執行管理,每年運營費用100萬元,婁底市每年僅撥付30萬元作為運營經費,不足部分由鎮政府自籌,從現場調研的情況來看,執行狀況不佳。

二、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存在的突出問題

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在投資運營模式、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導致全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滯後、設施執行效率偏低。

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重、時間緊、進展慢。全省1536個鄉鎮中,現僅有221個鄉鎮建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除去城關鎮,大約還有1250個鄉鎮尚未建成汙水處理設施。以人均日汙水產生量0.1噸測算,全省建制鎮汙水處理率僅為36%。以每個鄉鎮應修配套管網10公里測算,全省鄉鎮汙水管網配套率不足20%。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水十條”、《湖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xx—2020年)》要求,到2020年,所有重點鎮要具備汙水收集處理能力,洞庭湖等重點區域和重點鎮汙水處理設施要“全覆蓋”,建制鎮生活汙水處理率要達到70%以上。鄉鎮汙水處理專案建設從啟動到竣工驗收一般需要兩年左右時間。要完成國家要求的目標,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任務繁重、時間緊迫、進展偏慢。

資金缺口大、籌措難。據測算,要實現2020年建制鎮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的目標,全省在2020年底以前還需要新建集鎮汙水處理設施500處以上,配套管網5000公里以上,總計需投入150億元左右。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中央財政對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的支援有限,專案建設及運營費用主要靠地方財政自籌。湖南市縣財力普遍較弱,再加上嚴控政府債務和清理PPP專案等政策的影響,縣市資金籌措更加艱難,個別縣市已申請將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專案延期。同時,由於鄉鎮汙水處理專案規模小、分佈散、管理難度大、效益低,單個鄉鎮汙水處理專案難以吸引社會資本,市場化運作困難。鄉鎮汙水處理收費制度不健全,全省僅有61個建制鎮開徵了汙水處理費。

已建成設施執行情況不容樂觀。調研發現,全省部分已建成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執行狀況不正常,執行效率不高。一是鄉鎮汙水處理設施“用不起”。鄉鎮汙水處理設施規模小、分佈廣,相較於城市汙水處理廠執行成本較高。如婁底市第一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15萬噸,汙水處理費為0.66元/噸,而甦仙區棲鳳渡鎮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2500噸,汙水處理費達到1.3元/噸。與此同時,鄉鎮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承擔汙水處理設施執行費用舉步維艱。如漣源市茅塘鎮汙水處理廠每年執行經費達到112.8萬元 ,婁底市財政每年撥付30萬元作為執行經費,其餘不足部分靠鄉鎮舉債維持。二是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吃不飽”。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存在“貪大求高”的問題,實際執行負荷率遠低於設計水平。如望城區、寧鄉市、瀏陽市已建成的鄉鎮汙水處理廠處理實際處理量僅為設計處理能力的一半。與此同時,由於管網配套不完善、雨汙分流不到位、管網維護長效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導致汙水收集率不高,進水濃度偏低,汙水處理設施設計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如瀏陽市大瑤鎮建成區面積6平方公里,汙水收集率為60%-70%;漣源楊市鎮汙水處理廠規劃配套管網20公里,目前僅僅完成8公里管網建設,還有三分之二的鎮區處於汙水直排狀態。三是鄉鎮汙水處理設施“管不好”。汙水處理設施日常管理和執行維護專業性較強,部分汙水處理設施建好後移交鄉鎮管理,鄉鎮缺乏相關專業人才和管理團隊,同時由於位置偏遠、工資待遇低等原因,招不到專業技術人員,只能派鄉鎮幹部輪流值班維護,裝置出問題只能靠廠家維修,導致維修費用高、週期長,裝置“曬太陽”現象時有發生。

投資建設運營管理體制機制不順。一是鄉鎮作為投資建設運營主體不堪重負。部分地區由鄉鎮作為投資建設和運營主體的模式推進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形成了事實上的“小馬拉大車”、外行人幹內行事,無論是從專業技能、管理水平還是經費保障上,鄉鎮都無法承擔起這份重任。二是存在多頭管理、九龍治水的問題。農委、住建、環保、水利等部門都有支援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專項資金,但是各部門之間缺乏統籌協調溝通機制,專案推進過程中存在多頭管理、九龍治水的現象,有限資金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同時,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涉及到發改、財政、國土、環保、住建、水利、農委等多個部門,審批手續繁雜,審批週期較長,特別是國土徵地、汙水處理廠排放口設定、PPP專案入庫審查等手續辦理困難,嚴重影響專案進度。三是監管體系不健全。鄉鎮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管理相關指標未列入地方政府考核體系,監管主體缺位,責任不明確。同時,目前大多數鄉鎮汙水處理設施還未安裝線上監測裝置,沒有納入全省的汙水處理廠監管平臺,不能有效實施監管。

三、全面提升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水平的對策建議

加快推進全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度,提升運營管理水平,需要走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規劃引領、廠網同步、建管一體的道路。

實施全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國家“十三五”規劃、《湖南省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xx—2020年)》《湖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xx-2020年)》等檔案精神要求,實施全省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專項行動。參照湖北省的做法,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住建廳。省住建廳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負責技術指導與服務,會同相關部門開展考核與監督。各市、州、縣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負責組織實施。

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建立財政支援、社會參與、使用者付費相結合的資金籌措與分擔機制。建立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專案庫,省級各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中央政策專案資金,各級財政統籌整合相關資金,對納入專案庫的針對性進行資金獎補。對建成後投入運營的鄉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省級根據監測考核運營情況,給予一定的運營補助,具體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省住建廳、省生態環境廳制定。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將由政府負擔的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借鑑四川廣安市做法,從國有土地出讓金淨收益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提取一定比例,專項用於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透過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爭取抵押補充貸款,依法合規提供信貸支援。探索建立鄉鎮生活汙水處理費徵收制度。

推廣PPP建設運營管理模式。落實中央精神,支援市(州)、縣政府創新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縣域範圍內的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採用打捆招標的方式,和技術資金實力強、信譽好的企業採取PPP模式合作,實施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執行管護,推行城鄉汙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執行、統一管理。統籌考慮汙水處理廠與配套管網建設的關係,汙水處理廠與配套管網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加強規劃引領。各地科學統籌,根據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定和要求,合理佈局鄉鎮汙水處理設施。縣域範圍內鄉鎮汙水處理設施規劃設計方案,由市、州組織權威專家評審,報省級相關部門備案,重點對工藝路線、管網設計、建設規模等提出備案意見,未經評審和備案的不得開工建設。

簡化審批程式。建立鄉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專案建設綠色通道,在具備要件的基礎上,簡化程式,最佳化審批流程,實行聯評聯審機制。

嚴格考核監督。將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工作納入對地方政府責任目標考核內容。省級建立鄉鎮生活汙水治理工作資訊管理平臺,制定《湖南省鄉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考核實施辦法》,對工作不力、未能完成建設目標任務、建成後設施執行不正常的,對市(州)、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約談問責,對造成重大環境汙染惡劣影響或責任事故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