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音樂

音樂會觀後感

音樂會觀後感

音樂會觀後感篇一:

現在的我坐在沙發上,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的激動還久久不能平息。交響樂在我心裡一直都是高高在上陽春白雪的存在,在觀看了今晚的電影動漫交響樂演出後,我發現其實音樂沒有界限的,無論有無音樂基礎都可以獲得共鳴。

一到音樂廳場,我的目光就被舞臺上的大提琴和豎琴吸引過去了,作為交響樂中的個頭高大的哥哥,他們在樂隊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最愛的還是指揮家,今天的指揮是國家一級指揮家,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指揮時全身爆發的激情和蓬勃的力量讓我震驚和感動,他會在音樂高潮時跳起來,會在低谷時蹲下去,他在舞臺上變換著舞步,用手中小小的指揮棒,統領著整個樂隊,我相信指揮家絕對是整個樂隊的靈魂人物。當然樂隊中的每位成員,每種樂器都是重要的,是缺一不可的。

整場演出高潮迭起,演奏的主題曲選自電影《聞香識女人》,《泰坦尼克號》,《走出非洲》,《阿甘正傳》,《音樂之聲》,迪士尼動畫電影《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神燈》,《小美人魚》,《加勒比海盜》,《教父》,《辛德勒名單》等等。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辛德勒名單,聽得動情處眼淚要掉出來,其實這部電影一直沒有勇氣去看,聽到音樂時聯想到我看過的小說安妮日記,二戰大屠殺是我一直不敢去碰觸的,也許等我內心足夠強大的那一天我會去翻看那段歷史。最讓我喜歡的是一步之遙,聞香識女人中那段探戈是經典中的經典,探戈舞也是我一直想要學習的舞種,這種舞蹈彷彿參透人生蘊含著哲理。最歡快的是音樂之聲,坐在我旁邊的小蘿莉,輕聲跟著唱,等一曲終了,我對小蘿莉說:唱得真棒,阿姨給你點贊。她羞澀得笑了,小朋友是需要鼓勵的,孩子是需要從小薰陶培養的。其實這次觀眾裡小朋友居多,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我也會帶我的孩子來藝術中心看演出,我不是望子成龍,我只是想讓他去聆聽音樂,去感受各種樂器的音色,去理解裡面所表達的感情。也許對於年幼的他來說感受不深,但是這顆音樂的種子會在他的心中種下,悄悄發芽。正如二十年前我的媽媽在我心中種下的一顆音樂萌芽,雖然它沒有結出音樂果實,但是音樂真實的存在我的內心我的生活我的情感之中,它開出了燦爛的花朵。

音樂它不是謀生的手段,不是家長炫耀攀比自己孩子的手段,它是人們發自內心的熱愛所創作出來的存在。欣賞《交響情人夢》這部日本動漫中野田妹的音樂態度和理想,羨慕她和千秋的愛情。

樂隊中不僅指揮是老人,大提琴小提琴大號也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對音樂的熱愛是無止境的,當他們投入其中連臉上的皺紋都彷彿消失不見了,也許是音樂溫柔了他們的面部線條吧。突然想到一句話,原話已記不清,大體意思是說:工作學黃永玉,多老都在創作;愛情學杜拉斯,活到老,色到老。和遊俠一起玩耍,和吃貨一起品嚐美食,和相愛的人相伴一生。

在演出開始之前,我繞著大玉米從傍晚走到天黑,怎麼都看不夠這美麗的景色,我怕我因為貪看這美景而落入湖中,我看到了久違的滿天繁星,我看到了飛機從天空而過,我看到了慢慢收線的風箏,我看到了用專業三腳架相機的攝影愛好者。我喜歡傍晚時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景色,整個城市讓人感覺溫柔靜謐,天際那藍色慢慢變深變暗,此時此刻是我一天中感覺最孤獨的時刻,卻還是貪戀那一剎的美好時光。

每次看演出都會激發我的靈感我的激情,我在回家的路上都會忍不住想跳舞想歌唱想喃喃自語。此時此刻記下點滴感受,在以後的時光裡拿出來品嚐下酒。

音樂會觀後感篇二:

6歲的我走在音樂會大廳的紅地毯上,一隻手緊攥著一大袋零食,另一隻,高高地牽著媽媽那溫暖的手。

那時候的我並不懂什麼叫音樂,只知道在音樂會上,我可以偷偷地玩,也可以獨自享受美味的零食。這都是媽媽告訴我的。

還好,我們的座位並不怎麼靠前,我可以為所欲為啦!

在歡騰熱鬧的打擊樂過後,這場盛大的音樂會拉開了帷幕。

我環顧四周,見大人們個個都陶醉在輕音樂中,我也穩定了情緒。小心翼翼地摸出一袋薯片,四周是安靜的,開啟薯片包裝袋的“窸窣”聲,引來了大人們責怪的目光,我便不敢輕易出手了。

之後我找到了秘訣:在大人們鼓掌的時候開啟包裝袋。果然行得通!成功了!就在我偷笑,伸手把薯片熟練地放在嘴裡享受的時候,一聲聲的“咔嚓”聲又招致周圍的大人們投來兇狠的目光。我趕忙低下頭,做委屈狀,又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他們這才放過我。

我痛苦極了,眼睜睜望著手裡已經開了包的薯片。它們一個個頑皮地待在一起,上面撒著的`調味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那微微彎著腰,擠在一塊兒的樣子真是叫人又可惜又憐愛。可憐的燒烤味薯片啊!我何時才能吃到你?我心裡這麼想著,多麼想拿一片,可無能為力啊。

現在我急切希望音樂會立刻結束,一分鐘內看了好多次表。以前爸爸說過,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為什麼現在卻過得那麼漫長?我如坐針氈地繼續“望梅止渴”,一分鐘、兩分鐘、一小時、兩小時。

草兒都枯了,花兒都謝了,音樂會總算在我的心就快碎的時候結束了。我百感交集,握著手裡的薯片,立刻滿懷感動地塞進了嘴裡。

散場了,大人們都幸福地笑了,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笑。但是我也笑了,很滿足。親愛的薯片!可愛的燒烤味薯片!我最終還是吃到你啦!真是享受。我感慨著,同媽媽一起邁出了音樂會大廳的殿堂。

音樂會觀後感篇三:

作為一名曾經的高中理科生,現在的臨床醫學本科生,回顧成長的這些年,好像和音樂啊樂器啊這些東西打交道並不多。老早就發現自己唱歌跑調,就感覺自己和正統音樂無緣,所以一般就聽聽流行音樂過過癮,並沒有想過會去聽一場正式的音樂會,也沒想到在大學選修課中有了現場觀賞音樂會的機會啊,表示很興奮哦!

在週末就要免疫專業課考試的緊張時期,幾個同學決定抽出一晚上去欣賞一場真正的音樂會,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身穿正裝、連衣裙,長途跋涉從趵突泉校區來到中心校區,好不容易來到聖崑崙音樂廳,等來人生第一場音樂會。

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觀賞了半個小時後我發現我的感受和之前幻想的情景完全不同,略有尷尬之感。實話實說我是真聽不出來這場管樂器音樂會中每位演奏者演奏技法的精湛與否,也聽不出來樂曲的演奏有沒有瑕疵。但是作為一個觀眾,我覺得這場音樂會真的很棒哦!我很感動,不僅僅是因為演奏者演奏出的美妙的音樂,更是被演奏者們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意所感動,有關畢業季的依依不捨與無限感恩寄予在樂曲中,真實而震撼。

因為是外行,所以專門查了查當天演奏曲目的一些基本資料才敢開始寫這篇感悟。當天觀賞音樂會的時候因為沒有提前做好功課,演奏的曲目我都聽不太懂,所以當天的樂趣就是看演奏者的肢體表現第一首作品《11首march》,小樂隊作品,作為音樂會的開端,很帶感。多位演奏者默契的配合很棒,而且我很驚奇的發現之前給我們上課的小號學長也在舞臺上,很有親切感呢。

第二首《嬉遊曲》原為18世紀歡娛賓客的器樂重奏組曲,常由3~10餘件管絃樂器混合演奏,包含4個以上樂章,以舞曲(、進行曲、變奏曲為主,形式與小夜曲相仿。這首是W.A.莫扎特的嬉遊曲。有四位學姐在吹長笛,有一位是上課給我們展示長笛的學姐,很厲害哦!

第三首《單簧管與鋼琴二重奏》的鋼琴演奏者也是來過我們課堂的學長。

第四首《小號與絃樂隊F大調奏鳴曲作品2》、第五首《皮爾那巴松協奏曲》也很棒,尤其引起我興趣的是從來沒有見過的一個樂曲——巴松。長得長長的,像煙囪,很有意思,所以專門查了一下,巴松:樂器。低音區音色陰沉莊嚴,中音區音色柔和甘美而飽滿,高音富於戲劇性,適於表現嚴肅遲鈍的感情,也適於表現詼諧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本調為C調,音域都是大字一組降B-小字一組降B(三個八度)。感覺是一種比較少見的樂器啊。

接下來我認為的整場音樂會的感動點來了,最印象深刻的是周慧澤學姐的一段串場,說出了她與巴松之間的不解之緣,對恩師的感恩,對畢業的不捨,真實而感人。而第六首《巴松三重奏——探戈》就是周學姐的老李群老師師和師弟朱華晨送給她的畢業禮物,真的很棒!

下一首單簧管《弄臣幻想曲》,這種樂器又稱黑管或克拉管,有管絃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高音區嘹亮明朗;中音區富於表情,音色純淨,清澈優美;低音區低沉,渾厚而豐滿,是木管樂曲家族中應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

之前有個學長來課堂上介紹過,所以這個節目我還是有底氣觀賞一二的。接下來的就不一一介紹了,演奏的都很棒。最後全部演出同學上臺謝場,獻花,謝恩師,拍照合影,將大學時期完美的謝幕留在相片中!大學,完美的結尾!

總結一下,這場畢業音樂會演奏者們的深情投入是可以看到的,雖然上下場略有混亂,但不影響音樂會的質量,所以這次音樂會我要打滿分。希望所有應屆畢業的學長學姐們都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在人生新的階段繼續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