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業/專業/職能

新聞專業暑假實習週記

新聞專業暑假實習週記

老師講過,好的新聞寫作要求巧妙運用動詞,而不是形容詞。直到真正開始寫作,我才明白用好動詞是多麼不容易,或者說,直到需要用動詞我才知道自己的詞彙量是多麼的匱乏。

記得我在報社第一篇見稿的文章是以人物為中心寫一名商人的致富之路。稿子除了剛開始寫有點奇怪以外——記者告訴我以商人為第一人稱來寫——就沒什麼特別的了,而且採訪物件的述說脈絡也很清晰,所以寫下來也沒什麼障礙。正因為這樣,我就把標題留在了最後。故事本身沒什麼出彩的,事件本身也不是什麼開天闢地的事,那麼一個漂亮的標題將會使文章本身出彩,否則即便原本有意思的文章都很難被人注意。後來,我想了很久還是沒辦法整出一個所謂漂亮的標題,最後就隨便擬了個“***的致富之路”的標題。見報後的文章標題則是“***:在**裡嗅商機”。單單一個“嗅”字就把一個失意的創業人成功走上致富路的巧妙體現了出來。

那次之後,我開始發現,很多標題看起來擬的很漂亮,甚至好一些都是用最簡單的動詞來組合的,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標題,其實並不簡單。即便那些動詞我都知道,不像很多成語、典故,或者印象模糊、張冠李戴,或者根本就聞所未聞,動詞很多都是知道的',不經意間也能說出來的,但是就是需要用的時候卻吐不出一個詞來,最需要的恰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剛開始,我專找新聞標題醒目的動詞來抄。抄了30多個後,覺得這似乎不是辦法,就停止了。以前老師講如何寫新聞小標題時,用了一個詞——拎。動詞不也是拎出來的嗎?我認為,關鍵不是用了什麼一句話、一個標題用了什麼動詞,而是拎出來的那個過程,如果我學不會在構思文章時去思考如何選擇恰如其分的動詞,那麼即便抄上一萬個詞、一萬遍詞,也不能在實際寫作中做得最好,那樣的結果最多可能也就是在寫的時候腦袋會有很多動詞,隨便都能選上一個但絕不會是最好的那個。拎,或許是一種語感。

於是,我開始再看一遍《老人與海》。以前看,只是看故事。說實話,要不是這篇小說短我還真看不下去。海明威那種寫作方式尚不是我能忍受的。我可以用兩天時間看完《達芬奇密碼》,而且是在高三複習最緊張的時候,並且能牢牢地記住故事很多細節甚至在最後一部分幾乎猜中了答案。但是,看《老人與海》非常吃力,很想跳過去,就像看新聞報道時不停地跳過那些數字、人物名字,直接看標題和首末兩句話。所以直到看到最後幾頁我才知道原來聖地亞哥是在同鯊魚搏鬥而不是潛水艇。但是,就是這麼一篇簡短的小說,我卻不能將之複述出來,哪怕讓我只用幾百字概括。海明威那種寫作方式是我太不習慣的了,我能記住的只有兩句話——“一個人只能被毀滅,但不能給打敗”、“來,把我害死,我不在乎誰害死誰”。我不能記得海明威寫的這部小說,裡面很多優美的詞、句,或許當時我能看見,但是過後就如雲煙消散,那麼,這隻說明了一個問題:級別太低。後來有次和幾個同來實習的中文系同學談到這這部小說,她們也稱看不懂、看不下去。

或許,哪天我能看懂《老人與海》了,才能真正寫好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