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講話稿

暑期社會實踐及迎新活動總結大會講話稿

暑期社會實踐及迎新活動總結大會講話稿範文

各位同學,剛才主持人說我有好長時間沒跟大家見面了,但我覺得好像總跟大家在一起,當然以這種班級面對面交流形式的次數並不多,但是透過其他方式我還是一直和大家在一起的。如部落格、BBS和素質班微博上的任何動態我隨時都會關注,還有我經常跟團隊的負責人和小組負責人還有我們的一些其他同學交流,所以說我是一直和大家在一起的。因為剛才來之前周書記又找我談了我們學校的大學生創業園的事情,任務很重,事情很多,所以來晚了一些,但是不管怎麼樣,素質班永遠是我心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請大家不要懷疑我對這個團隊的愛。

關於愛的標準請大家記住我說的兩句話:一是時間,二是金錢。當我們學生在金錢方面沒有能力時,你可以用時間和心思在來證明。大家在以後的人生當中也可以以這個標準來評判“愛”,包括我們的戀愛和婚姻。剛剛我來的比較晚,只聽了我們的迎新活動。迎新活動是體現我們這個團隊有沒有戰鬥力,有沒有執行力,能不能體現出校園精神的最好的一個途徑。在這個過程中,雖然有一些問題沒有處理好,結果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理想,但是也沒有那麼糟糕。素質班在第一屆第二屆沒有做成這個事情的時候,我一直督促他們要做,而且我一直在闡釋做這件事情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賺了一萬塊錢的問題,但是它反映和證明了很多問題。至少反應了我們的金錢意識,經濟意識,市場意識,反映了我們的執行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應變能力。這是我們一個人一生中無論幹什麼都需要的能力。迎新商戰活動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這個活動本身,關鍵是透過這個活動使我們獲得更豐富的體驗。

關於三下鄉問題,事實證明了誰在活動中最認真地投入,用心最多,他的收穫就最大。去參加貴州支教的同學,應該還記得張青教授把他的兒子叫過來的事情吧,今天我們很多大學生不重視或敷衍三下鄉活動,三下鄉活動不僅讓大家瞭解農村,也瞭解社會,目的就是為了在這個體驗過程中,得到磨練,增長才幹,豐富內心的情感,還有大學生之間真正拉開差距的就是三下鄉活動。素質班的吳燕同學在在三下鄉期間寫了一篇文章《最後的清晨》,我在文章後面做了評價,今天的大學生為什麼難得寫出這樣優美而充滿靈性的東西,現在的大學生既沒有像卡列尼娜那樣充滿著像火一樣燃燒的一生,也沒有像林黛玉那樣充滿著靈性的一生。你要想一個人內心充滿靈性和詩性,你必須懷著一種欣賞的目光和心態去去感悟和走近生活。否則即使你將來擁有很高的地位和很多的金錢,到頭來,你可能依然非常的貧乏。無論你是教授、幹部,還是企業的老總,如果你對自然的美,對山川的美、對人文的美毫無感知,只對鈔票和權力有渴望,這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為什麼我們的教育走向了這樣,為什麼很多人這麼多痛苦這麼多問題,是很多人沒有懷著對自然,人的敬畏和欣賞?一個人要在現實世界、自然世界以及內心世界尋求一個平衡。,他才是和諧的。這三個方面有任何一個世界坍塌,你的人生就會坍塌。社會實踐,大家共同經歷一起吃苦的日子,互相陪伴,互相幫助。人們總是在一起經歷過重大的活動的時候,友誼才會更加深厚,更加濃烈。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互相關注,互相欣賞,互相幫助。這就是活動的意義所在。

關於訪談,這次透過對一二三屆同學的採訪,就是要證明素質班的培養方案以及這個過程中哪些是值得我們去提起去豐富去學習的,哪些問題是要我們去迴避的,這樣才能讓我們每個人走得更穩更快更好。在參與訪談的過程當中,不管是路上的奔波,還是訪談之後的思考,以及訪談過程中我們同學的一種高昂向上的精神狀態,都是很有意義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當把訪談內容整理出來之後,我們再來分享成功後的一種喜悅。成長和進步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個團隊不去思考,那麼他就會越來越偏,這個團隊也走不遠。

關於這次有14個同學離開素質班,還有兩個月我們就要結業,很多同學在情感上不能接受,但是我們的人生更長,友誼更長,所以時間長短就不重要。我很早的時候就跟大家談過,一個團隊要想它走到更遠、更好,它需要靠理性的光芒而不是情感。情感會讓一個團隊得到溫暖,有凝聚力但它並不能走向很遠。因為我們不僅僅需要靠友誼更需要靠的是理性,靠的是認真、奉獻和努力;靠的是個人的成長和團隊的進步,這才是最重要的。我說這個團隊不缺的是知識,也不缺的是能力;它缺的是選擇的智慧和堅持的力量。在這個團隊當中有少部分同學並沒有認同素質班的理念,是我們彼此雙方幫他做出選擇。這對個人或是團隊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大家不應是抱怨、懷疑和批判。我們對一個團隊的愛除了批評之外更多的是注重它的建設而不是破壞。這才是一個大學生理性情懷。所以素質班在對待這個問題上,我相信從來就沒有因為個人的情感去淘汰一個人,就像恩格斯在馬克思的墓前說的:“他有很多敵人,但是沒有一個私敵!”。

曾經我和大家說過,這個世界是有上帝的,只是當他經過你家門前的時候你把門窗都關上了或是在熟睡中。所以你一直沒有看見過。上帝之門對於我們來說是虛掩的,就畫素質班的大門一樣,倘若你有足夠的愛,真誠的表達和奉獻,我相信沒有人會拒絕你,當初第二屆劉維同學想加入的時候,她說:即使我作為素質班的一個陪伴者也要始終站在素質班的旁邊直到永遠。事實證明她的堅持和努力,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有意義的,她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還有我們大家熟悉的陶志濤同學,當他退出素質班時無比的痛苦又在痛苦中要求加入素質班,最終一直陪伴著愛著素質班。還有第一屆的胡元同學,雖然他離開了素質班卻始終關注著素質班的發展。還有第二屆宋建華同學說:“直到現在我依然生活在素質班的影子裡,習慣去看看每一天的新聞,習慣去看看素質班的BBS,習慣收藏素質班的記憶,習慣問問素質班同學近來的狀況,習慣維護素質班的一切,只是此時的心態更平和一些。靠近它,又遠離它;依賴它,又獨立它。當一個人真正融入一個團隊時,無論他身處何方何時,也無論他是否在素質班,他的心總向著一個地方。我不知道這些話適不適合從我的筆下流出,但我想說的是我始終感恩於素質班”。無論你在素質班的經歷是長是短,只要你在這裡努力過、付出過;交流過,就有所成長,有所收穫。

我在BBS上看到使用者名稱為“一飛沖天”說,大家在思考個體與團體,團體未來的發展,死水一團是沒有希望的,假如這是一個錯誤,那麼團隊的錯誤需要每個人去承擔,因為每個人都是錯誤的。為什麼會有今天的局面?為什麼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當作素質班的主人,為什麼你會允許錯誤的發生?每個人都是錯誤的幕後推手,透過她的言語表達真正表達了對一個團隊理性的愛。他的愛充滿了理性的光芒,而不是情感的牢騷。我們在社會上可以發現那些不能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因為他的牢騷多於他的付出和努力。他在牢騷中消耗了時間,在牢騷中發現了更多的是這個世界的醜而不是世界的美;在牢騷中他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勝至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所以我們很多同學在看待或者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需要我們理性去表達。

無論這14位同學是自願還是非自願的還是渴望留下來的,但是到今天為止我沒有看到一個同學採取書面的形式或者去辦公室找我的方式來與我溝通交流。昨天有一個同學,我問假如是你你該怎麼辦,她談了很多,我說你說的沒有錯,但是我並不欣賞你的這些。我說,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做:一個團隊做出一個決定,我們更多的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我相信你總在某些方面有些問題,認真地剖析自己,這個是你成長的最好的開始,而不是指責、謾罵或者是鬥爭的方式。所以反省總是我們所欠缺的`。多問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活動我是不是積極的有建設性的參與了? 如果你真正熱愛這個團隊,那麼這個團隊的要求你是不是做了?110個人中你到底認識多少人?這些人當中哪些人對你真正有幫助?為什麼我們星期一早上總是起不來?其實早上起不來不重要,一個星期只有週一一天,關鍵是你從思想上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今天上午毛老師在我的辦公室說,徐志強開始在他的那個團隊和素質班做選擇時,最後離開了他那個團隊,我說這是正確的。一個人沒有那麼多的經歷和時間選擇做那麼多的事情,這樣只會讓你“魚和熊掌都得不到”。你認同他,你就熱愛它,併為之付出和奉獻,我相信你就會獲得更多的成長。所以我們在座的同學,如果你是真正熱愛這個團隊,那麼你總會有辦法去爭取你自己的權利的。我剛才說“上帝之門總是虛掩的”。並不是說這個團隊用“淘汰、開除”的方式去放棄任何一個人,這是我們互相選擇的結果。你離開了這個團隊,並不是說你不優秀,我所知道的張偉、胡航等人在學校都是很優秀的學生。關鍵是看你對一個團隊的理念認同和團隊需求是否一致。素質班不像我們學校的金融拔尖創新實驗班,他們需要透過分數來不斷地進行選擇,我們沒有這些。我們從來不看你的出身也不看你的分數,我們只看你對這個團隊理念的認同。

有的同學問,“自願、誠信、意志”究竟是什麼標準?自願是雙方的自願,任何時候沒有一個絕對的自願。所以自願是建立在一個團隊的要求和你的需求之下的。意志是堅持的力量,誠信是建立在“20條”的要求之上。我今天跟你談到的這些,也許你不一定認同,但是你記住他。在人生當中,這些事情每天都會發生,會讓你去明白很多的道理。只不過是素質班讓你更早的經歷了這一些,感受了這一些,也許會對你的未來能夠提供一些幫助。我們在看待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多角度去看。

在這樣一個團隊中,需要我們共同的奉獻。怎麼來體現一個團隊的力量?如果說這20條,每一個人都可以獨立完成的話,那為什麼要形成一個班?為什麼要做那麼多的活動,為什麼我今天還要跟大家在這裡交流?就是因為在這裡有不同的人的經歷和思想,我們可以一起分享。它需要一個團隊,否則,我們每個人只要把20條拿回去自己做就行了。如果我需要一個團隊的幫助,但是我們一個人都不認識,那有什麼用呢?正是因為團隊有更多的需要和更多的交流,更多的合作和更多的活動,有更多的智慧和友誼,所以,才會讓這個團隊有凝聚力。

關於選擇的問題,最近又把《怪誕行為學》看了一遍,一直在思考關於“三扇門”的問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了一個實驗,有三個門,選擇每個門就對應獲得多少美元。事實證明透過一次又一次反覆的實驗,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我們應該果斷地關上那一扇我們不需要的門,堅定地在你所選擇的那個門中走下去你最後才會獲得最多。在以前一二三屆的時候,一路走來,中途不斷地有人退出,而在我們第四屆的團隊,一直到今天沒有一個人離開。我一直在思考這一個問題:究竟是這個團隊的吸引力大,還是我們有其他的目的?這肯定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我在想是不是有的同學在想因為素質班是省級優秀社團,在綜合測評的時候能夠幫組自己加分獲得獎學金?我們在畢業後能夠為我們找工作有一定的幫助?它確實能夠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好處,但是我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如果你在這個團隊中兩年未獲得一點成長和收穫,這樣不僅沒有意義反而對你有更大的傷害。在你的人生中找不到哪一扇門是真正屬於你的。在這個社會上,很多人投機,這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我們把時間都花在這個上面,那麼理想就沒有了。因為這些東西,今天好像很重要,過幾年、二十年之後你再看,有些東西連一張紙都不如。過於心計,急於功利,會失去友誼,失去理想。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