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思想品德課教學後記

思想品德課教學後記

以下是小編整理收集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後記,有需要的朋友們可以學習下,歡迎閱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在探索思想品德活動課的實踐中經常採取小組討論、演講辯論、小品相聲、影片播放、課堂遊戲等形式,以便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但是在具體的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活動中,其有效性與實效性卻沒有預期中的好。本文是根據筆者對思想品德課教學為時不長的探索,對於參與活動課的一些反思。

一、初中思想品德活動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1.關於活動目標。

評價一節課的質量,就要從教學目標開始。一節成功的思想品德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要全面考慮,不可有所偏廢,在具體的每節《思想品德》課中教學目標,更要全面完整。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在課堂上,經常出現一些為了活動而活動,課堂活動的設計、開展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這樣一來,課堂活動就僅僅流於形式。

2.關於活動主體。

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那麼在活動課教學中,很顯然學生更應該成為活動的主體。舉例而言,在課堂的小品表演中,學生就成為了主要的演員。但是在活動課的過程當中,學生參與的僅僅是表演而已,大部分的準備工作都是由教師來完成的,那麼這時候活動的主體是誰就讓我們產生了質疑。而同時,只有少部分的學生參加了表演,而多數學生擔當的只是觀眾的身份,這又使讓學生課堂主體的身份大打折扣。

3.關於學生的參與度。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也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標準。在筆者的教學過程中經常遇見這樣的情況,一個問題、一個活動,願意積極參與與配合的僅僅是課堂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固定的人群,那麼這是對教師的學生課堂積極性調動的一個考驗。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學生在思想上的參與度也值得我們關注。學生對於新奇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往往會產生偏差。在某次課堂活動中,教師給學生展示了央視關於社會和諧的公益廣告,希望學生關注身邊與人為善的事例,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所見到的央視主持人是誰這個問題上。這說明學生在思想上的課堂參與度也決定了活動課的教學效果,各種形式的活動有可能會轉移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

以上是筆者在課堂教學探索中所遇見與發現的一些問題。在較長時間的反思以後,筆者認為,要改善思想品德活動課的教學效果,可以採取如下的改進措施:

二、改進初中思想品德活動課教學的策略

1. 明確與完整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的方向、過程、內容和方式方法,關係到課堂教學的全域性,創設情境、設計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觀點發現問題的所在,明白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瞭解基本的知識,切忌在情境中“兜圈子”、“繞遠路”。要有效地進行活動教學實踐,必須首先明確活動教學的主要思想。“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用”是對思想品德課教學提出的一項新要求。開展活動教學並不是為了活動而活動,其目的就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習,獲取知識和能力,體驗情感,發展個性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應本著“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發展的理念,採取豐富多活動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我教育,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產生深刻的心靈。實際操作中,由於對新課程理念理解的表面化、形式化、絕對化,一些教師片面地認為只要由活動主堂、氣氛熱鬧活躍就是新理念、主旋律;誤以為沉思中的“靜”就是沉寂、冷場,而忘記了思品課的目的不是活動,而是透過活動感知和體驗,進行分析思考,內化為自己的品質,並使自己的品質得到最佳化與提高。

2. 活動設計必須周全。

(1)明確設計目標。課堂活動的設計要直接指向預設的教學目標,並且活動的程式要圍繞目標展開。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活動過程容易走向混亂。同時,如果活動設計所指向的目標價值不高,就可以不要。

(2)動機性強。政治課堂活動是否有效的關鍵在於學生的內在需要和動機是否激發,因此,政治課堂活動的設計必須能夠引起學生的參與動機。從這個角度看,政治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要考慮以下因素:一是活動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發展規律。一般來講,中學生對展示思維水平類的課堂活動興趣較高。二是活動情境設計要體現新、奇、趣。新就是要有新的內容新的形式,奇就是要讓活動有懸念和期待,使學生產生好奇心。趣就是課堂活動的形式要富有趣味性。

(3)設計方案要簡約。第一,每一單個活動的過程要簡約,讓學生很快明白活動的規則、要求、程式,活動也就能容易達到預期的效果。第二,活動形式要簡約,熱烈華麗的課堂活動,常造成活動形式對活動內容的負作用。第三,活動頻率要簡約,過多的活動只能使學生走馬觀花。第四,相連的幾個教學活動之間的.關係要簡約,一堂思想品德課內的幾個教學活動之間應該呈現逐步遞進的關係,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構成一個統一整體。

三、實施策略必須得當

1.有效活動的外部條件。首先要創設良好的課堂活動氛圍,有效教學理論認為良好課堂活動氛圍的標誌是:民主、和諧、自由和安全,它能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其次要為學生參與活動提供足夠的時間,時間充分了,學生才能與老師形成真正的互動,提高學習的效率。

2.有效活動的內部動因。教師一方面要給學生最充分的表現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角,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另一方面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切實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他們的學習成為主動的、有效的學習。

3.活動過程要合理。在課堂活動伊始,教師要明確交待活動的要求、程式和規則,活動實施中,教師要作為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來參與活動。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組織學生,讓學生既能整體參與,又各司其職形成一個統一整體;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讓模學生找到思維的方向,思維停滯於表層時學會深層追問,而當學生在預設之外合理生成了新的目標新的結果時,要及時幫助學生總結和提升。

4.活動結果的最佳化。在活動進行時,教師應該對活動的程序進行調控,對學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實際狀況作一定的把握,以及這些狀況與教學目標的差距判斷,然後在此基礎對課堂活動的設計和程序做恰當的微調,以使課堂活動的效果儘可能完美地接近教學目標。在整個動結束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和學生一起對整個活動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提取活動中所蘊含的意義和值,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結論。

思品新課程教學中,活動教學已經被廣大教師廣泛應用,成為思品課教學的主要模式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和課程目標的實現,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與完善,真正使“活動”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有效教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