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成長的散文隨筆

成長的散文隨筆

成長的散文隨筆一

也許事情總是不一定能如人意的。可是,我總是在想,只要給我一段美好的回憶也就夠了。哪怕只有一天,一個晚上,也就應該知足了。

很多願望,我想要的,上蒼都給了我,很快或者很慢地,我都一一地接到了。而我對青春的美的渴望,雖然好象一直沒有得到,可是走著走著,回過頭一看,好象又都已經過去了。有幾次,當時並沒能馬上感覺到,可是,也很有幾次,我心裡猛然醒悟:原來,這就是青春!

那一個夏天,我快十八歲了,和大學的同學們橫橫貫公路去寫生,住在天祥。夏日的山綠得逼人,有一個下午,我和三個男同學一時興起,不去和別的同學寫生,卻什麼也不帶,往一座被我們端詳了很多天的高山上爬去。那是一座非常清秀的山,被眾山環繞,隱隱然有一種王者的氣質。

而當我們經過一個多小時累人的攀爬,終於到了一處長滿了芳草的斜坡時,天已經慢慢暗下來了。面對著眼前起伏的峰巒,身後一片挺秀斜斜地延展上去的草原,風從下面的山谷裡吹上來,我們驚訝地發現,在這高山上,在這長滿了荒草的高山上,竟然四處盛開著潔白的百合花。

而在那一刻,我心裡開始感到一種緩慢的痛苦,好象有聲音在我耳旁,很冷酷地告訴我:你只能有這一剎那而已。在這以前,你沒料到你會有,在這之後,你會忘掉你曾有。百合花才是完完全全屬於這裡的,而你只不過是一個過客,必得走,必得離開。不能象百合一樣,永遠在這座山巒上生長、盛開。

黃昏時的山巒有一種溫柔而又悽愴的美麗,而我心何所歸屬?三個男孩子躺在我身後的草坡上,大聲地唱著一些流行的歌曲,荒腔走板地,一面唱一面笑。青春原該是這樣快樂無憂的,而我,我為什麼不能和他們一樣呢?為什麼卻怔怔地站在這裡,對這些在我眼前盛開著的山百合懷著那樣一份忌妒的`心思呢?

是懷著那樣一份強烈的忌妒,我叫一位男同學替我採下一大把純白的百合,我把它們緊緊地抱在懷裡,帶下山去。

可是,沒有用,真的沒有用。正如那聲音所告訴我的一樣,我仍然無法把握住那些逝去的時刻。而那些被我摘下的百合雖然很快地都凋謝了,可是,在我每次回想起來的時候,它們卻總是依舊長在那有著淡淡的斜陽的高山上,盛開著,清純而又潔白,在灰綠色的暮靄裡,對我展現出一種永不改變和永遠無法融及的美麗。

成長的散文隨筆二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房建專案部度過了3個月的時光。畢業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對成長也有了些許的思考,或許這樣的思考很稚嫩,可這樣的反思卻讓自己很充實。

剛畢業,大家談論最多的是奮鬥,聽到最多的是加油的鼓勵!我們呢深知每個人的學識與智力無太大的差別,父母能給予我們的很有限,前途光明與否,關鍵還在於自己的奮鬥。真正開始努力了,才發現奮鬥如同潮水一樣,有漲有落。漲潮時,自己能熬燈夜戰,豐富自己;能踏踏實實的幹好本職工作……為的是積累資本,讓自己有更好的前途。落潮時,縱使面對著充分的思考,完美的計劃也難付諸行動,翌日即為自己找各種理由,暗自打退堂鼓,實現決策的衝動就瞬間消逝,留下的是無限的感慨和QQ對話方塊中的唉聲嘆氣。幾經周折,終於明白,奮鬥確實不容易,那不僅要付出體力、腦力的艱辛,更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考驗。不知道,懂得了這些能不能算長大了點兒呢。

作為路橋人,成長過程中不能迴避的就是如何對待平淡和寂寞。這或許是我們成長中最大的挑戰吧。工作之後,自己漸漸地懂得了面對寂寞,要學會“品”。寂寞與平淡如茶,需要慢慢去品。面對寂寞,看書讀報就是最好的“品讀”方式。面對平淡,我們要鍛鍊習慣平淡的勇氣,需知清淨的時候是我們思考的最佳時機,倘若整日沉積在花天酒地、熱鬧瘋狂,就缺少了思考的餘地,生活也會因缺少“品味”而變得枯燥乏味。學會品讀成長後,你會發現一個人只要懷著一顆良心,認真的對待生活、工作,你的人生同樣會很精彩。

成長的道路上,不是隻有榮耀、鮮花和掌聲,更多的是那些荊棘與苦難,始終懷著一顆積極尋找自己“乳酪”的心,處變不驚、成敗不渝,踏著自己堅實的步伐,從零開始,不斷向前邁進,這樣才能在這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的社會大潮中成為真正的弄潮兒!

成長的散文隨筆三

說起“成長”這個詞,已經越來越大眾化、生活化、世俗化,不再僅僅侷限於僧道人士。我也經常聽到,作家說,寫作是一種成長;畫家說,畫畫是一種成長;書法家說,書法是一種成長;婚姻專家說,婚姻是一種成長。對於芸芸眾生中的每個人來說,生活本身未嘗不是一種成長。

成長,需要修煉出一顆平常心。平常心,也並不容易做到,需要我們在生活中慢慢修煉。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冷靜、客觀地分析,不怨天尤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不要盲目地去抗爭,要審時處地,多做換位思考。擁有一顆平常心,需要我們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淡名利,多讀經典好書,提升自己的素質,陶冶情操,潤澤心靈,澡雪精神。

成長,需要修煉出一顆包容心。無論是在單位裡和同事們相處,還是在家庭裡和親戚們相處,都需要有一顆包容心。對人對事不要太苛求,也不要太挑剔,當然,自己的內心也要有底線,所謂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所謂靜坐常思己過,都可以當做自我修煉的準則。婚姻是兩個人的成長。相愛容易相處難,兩個不同性格、不同脾氣、不同家庭背景的人處在同一個屋簷下,天天生活在一起,能夠成長到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一顆包容心尤其重要,不僅要包容對方的缺點、弱點,甚至要包容對方家人的缺點、弱點。

成長,需要修煉出一顆感恩的心。當一個人經常心懷感恩,用感恩的心態去看山看水、看樹看人,看世間萬物,都會是美的,是充滿欣悅的,也是幸福知足的。

成長,需要修煉出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境界,比如說對權對官位,比如說對金銀財寶,比如說對人生磨難,有多少聰明人能夠拿得起,卻不一定放得下。郭子儀是唐朝的四朝元老,對於朝廷可是勞苦功高,若是沒有他,唐朝皇上的江山早就玩兒完了。憑他個人能力以及掌握的軍隊武力和威望,郭子儀完全可以廢掉皇帝,自己來個龍袍加身,享受九五之尊,也可以獨攬朝政大權,可人家郭大人不貪戀,當皇上要收回他的軍權時,他一點也不含糊,一點也不貪戀,職位軍權說放下就放下了。皇上被宦官挑撥,還派人偷偷挖了郭家祖墳。古代人家族觀念重,被人挖祖墳那可以說是天大的屈辱啊!即使是性格軟弱的人也會拿起傢伙來去拼命啊。郭子儀對於皇上偷挖祖墳也不齜牙以報,而是平淡地說:“陛下不要難過,我帶兵幾十年,我的部下挖了人家的祖墳不知道有多少,我想我這個是報應,不要管他是誰挖的了。”郭子儀如此大度,如此拿得起放得下,南懷瑾特別讚賞郭子儀的這種境界,說他“福祿壽考俱全,歷史上找不出第二個人。”

成長,還需要修煉出一種樂觀豁達、明朗向上的人生態度、生活態度。要說東坡先生的修練功夫也是了得。蘇東坡這一生可謂命途多舛,宋朝的大牢也蹲過,也曾被朝廷流放過,特別是在六十歲後連續數次遭到貶謫,越貶官職越小,越謫地方越來越偏遠、生活環境也越來越惡劣,最遠的一次是到蠻荒之地的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並受盡一些惡官的欺凌,生活慘迫到煮蒼耳為食。要知道東坡可是一家父子三人中進士,東坡更是少年得志、才名遠揚,地道的青年才俊一枚啊!想想這哪件事攤上了,還不得悒鬱寡歡、借酒澆愁,甚至是憂憤交加、自殺了事?可人家東坡先生不僅才華橫溢,也特別能抗打擊,內心強大無比。面對種種遭際,東坡先生不僅沒有得抑鬱症,也沒有自殺,他一樣交友、喝酒、品茶、看山游水、自在自足,酒進去,茶品過,美妙無比的詩詞文章出來。像《定風波》一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闕詞寫於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像《縱筆》一詩:“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這是東坡被貶至惠州時寫的一首小詩,被貶謫的東坡在當地開荒種地、抄經,為民眾治病,苦中有樂,就因為這首詩,已經61歲的東坡又被章找藉口貶到更遠的蠻荒之地海南。這詞,這詩,都寫得多麼好!我都喜歡得要緊,讀一讀,品一品,感覺神清氣爽,心胸也為之明朗。詩詞裡這胸襟,這情懷,這境界,真是瀟灑曠達,從容自足,什麼榮辱得失、官場風波,何足掛齒。

人生處處是成長,生活處處是道場。成長的“道行”深不深,隨時可見分曉。一個小小的細節,一點小小的名利,就會把一個人的素養顯露無遺。

說起來,生命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所謂成長,就是在生活中,一點點歷練自己,豐富自己的生命,涵養自己的情懷,提高自己的素養,提升自己的品格,完善自己的人格。